一叶知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jin 同济大学数学系,风险管理研究所

博文

淌过博物馆 - 3.文史篇 精选

已有 6368 次阅读 2009-12-29 23:27 |个人分类:淌博物馆|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物, 历史, 博物馆

文史类博物馆是历史悠久的国家和地区最珍贵的博物馆。由于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我淌过的国内的北京历史博物馆(正规名字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以及地方博物馆: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是展品丰富,价值连城,水平很高的博物馆。广州天高皇帝远,最早的南下干部南越王称王称霸,其墓葬之奢华敢叫板皇室,我十年前已领教了;陕西历史悠久,兵马俑闻名世界,博物馆不厉害也难;河南博物院是新的,我在郑州念书的时候还没有,回国后回郑州时去参观,欣喜地见到这座大气典雅的博物馆,而且馆藏丰富,和中原大地的厚重相配;至于上海博物馆也是我回国后才移过来的新馆。上海虽然历史不长,但人文气氛浓厚,又有大城市的气派,新馆的展览水平相当高,也收集到许多重要文物,尤其是青铜器和古代艺术比较有名。台北故宫博物院非常特殊,由于历史的原因珍藏着故宫皇家最珍贵的文物,而且展示水平超高。我去的时候正在展出“雍正清世宗文物大展”让我一饱眼福,当然我也没放过那颗名满天下的“翠玉白菜”。其它国家我淌过的印象深刻的有罗马的意大利罗马国立博物馆(Museo Nazionale Romano),雅典的希腊国立考古博物馆(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和开罗的埃及古物博物馆(Museum of Egyptian Antiquities)。
 
然而最负盛名、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集世界各地个时期各文化的重要文物于一身的当属建立于1753年的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馆大厅)
 
 
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世界各地的藏品之丰富、种类之繁多、价值之珍贵在全世界其它博物馆难望项背的。
 
大英博物馆之所以可以有如此众多的世界各地的重要文物,这是和英国的殖民史有着密切的联系,换句话说,大多数文物都是他们于18世纪至19世纪抢来的,主要受害国家有希腊、埃及及中国等。我们是受害者,有着沉痛的记忆。那里藏有超过2万件中国古代文物,包括敦煌文物、甲骨文、古画,古瓷器等。
 
当然,英国为保护这些文物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英博物馆每年承担着维护,保安、研究和管理的开销巨大而且至今免费开放。在经济每况愈下的今天,资金的巨大压力来自各方面,但大英博物馆仍然惨淡经营,坚持免费。只是在入门大厅放着一个大大的捐钱缸。好像某任大英博物馆的馆长说过,这些文物是属于全人类的,我们只是守护者,所以没有理由收费。可这话也就是说说,近年来希腊、埃及以及我国都在进行索回珍贵文物的艰苦努力,但还没听说哪个守护者肯放手的。
 
不象科学类博物馆的一见倾心,艺术类博物馆的可觅知性,文物类博物馆我是慢慢品出味来的。记得第一次去北京的历史博物馆我还太年轻,在文革期间长大,历史也没学好,见到那些破破烂烂的碗碗碟碟,实在看不出任何兴趣。好像还有一些农民起义的地图还留下点印象。以后好长时间都没去过历史博物馆。但随着文史类知识的慢慢积累,也开始具备了欣赏文史类博物馆的能力。我也慢慢意识到,人类文明是有继承性的,我们正是试图通过祖辈留下的保存着他们那个时代信息的物品读懂他们。人类不了解自己的历史,就象一个人失去了记忆。每一件古物都珍藏着一些神奇的故事,而且也一定还有更多不为我们所知的传说。那些可敬的文物工作者就是穷其一生从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中挖掘这些信息。
 
然而第一次让我真真动心的文物类博物馆正是大英博物馆。当时是我第一次去伦敦,大英博物馆太有名,访问大英博物馆多少有点冲着它的名声为“到此一游”而去的。然而访问的结果却让我惊奇。那种人类历史的厚重,古代文明的灿烂让人不得不感到敬畏和震撼。以后我去伦敦,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去大英博物馆淌一淌。后来大英博物馆我去过多少次我已记不清楚了,它的藏品太多,每次去都会有不同的展览,都会有新的收获。我亲历着这个博物馆的扩容改建。新的展馆更加漂亮舒适。然而身在这个博物馆,并不仅仅体会了建筑带给你的环境的感受,而更多的是领验到文物递给你历史的意念。
 

 (大英博物馆东方馆)
 
 
我听说我们的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甲骨文以大英博物馆收藏得最多,我却始终未睹其芳容。据说大英博物馆珍藏的中国文物,展出的不及十分之一。最珍贵的是很少拿出来展示的。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在大英博物馆里我是五味杂陈的——一方面为有机会近距离,全方位地欣赏人类古文明而暗自庆幸,一方面又为国宝流失他落而扼腕痛惜。那敦煌壁画的割痕象是刺在心上,那圆明园瓷器的精美象是堵在心头。
 
当看到其它的古文明我还是为之倾倒。那希腊帕特农神庙宣示着宏伟,埃及神像弘扬着庄严,印度的宝石戒指散发着神秘。还有木乃伊,据说这里的精致的装有木乃伊的棺木比埃及博物馆的还多。我一直奇怪,英国历史并不悠久,那些鬼佬怎么就这么早意识到这些东西的珍贵,还费时费力地把这些巨石巨木搬过来?而古国的当地人只拿一点点可怜的劳工费就起劲地帮这些鬼佬搬运自己的国宝。
 
 
 (罗塞塔碑)
 
 
我久久凝立在埃及罗塞塔碑(Rosetta Stone)前,试图读懂碑上的刻文。是一块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大理石断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埃国王Ptolemy V诏书的石碑。石碑最上面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间是古埃及的草书体象形言语字(亦称民书本文字),下面是希腊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就是解开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从而也就成为了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石。后来我去埃及,见到随处可见的现在人们可以读懂的象形文字,也就更体会到这块石碑的重要了。人类的文明曾经以各种原因被割断,人类有过失忆,中国的甲骨文和这块石碑就是连接今天和古代文明的游丝,是唤醒我们忘却了的历史的法门。然而这些是多么地微小,多么地脆弱。这块近3000年前的多文石碑是世界上仅找到的唯一的一块。而不多的中国的甲骨文却飘零世界各地,至今没有完全读懂。
 
后来,踩着探索文明的脚步,我又去拜访了意大利罗马国立博物馆,希腊国立考古博物馆和埃及博物馆。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博物馆分别展示了辉煌典雅的古罗马文明,艺哲精美的古希腊文明和灿烂绝伦古埃及文明。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埃及博物馆。
 
 
 (埃及博物馆大门)
 
走进埃及博物馆就象走进了阿里巴巴的宝库。由于古埃及的国王都被埋在一个叫帝王谷的地方,而埋法王的金字塔有那么醒目。早年埃及文物被盗被抢,文物流失的非常严重。所幸得是由于埃及特殊的干燥沙漠天气,埃及保留下来的文物比我们的出土文物更丰富。我甚至看到了5000年前的草鞋,更不用说其它大量的生活用品。令人称奇的工艺品,做工精巧,构思奇妙,想想那5000年的历史就让人喘不过气来。还有那大量的纯金制品,感觉那时黄金遍地。在这博物馆,有个最有名的国王图唐卡门(King Tutankhamen)。这位国王生前毫无建树,年纪轻轻就驾崩了,然而由于他的墓入口比较隐秘,没有被盗墓者发现,从而墓里的陪葬品被神奇地完整保留到文明开发。在这个博物馆里可以窥视到那时埃及文明所达到的叹为观止的水平。博物馆里还存放着很多法老的木乃伊,包括著名的拉姆休斯三世(RamessesIII)。这位叱诧风云,风流倜傥,神勇传奇的法老树立了无数的塑像想要流芳百世却最终静静地躺在那里。还有那辉煌的壁画,过了几千年仍然色彩鲜艳。雕塑和壁画虽然没有千年后的古希腊文物来得生活和逼真,也没有跳出神灵和国王的圈子,但已经不知道找什么词来形容那种辉煌的冲击度了。
 
然而,离开埃及的古迹只谈博物馆是单薄的。埃及的故事太多,容我以后再慢慢博。
 
战战兢兢地写文物博物馆,动笔才知有多难。深感自己的幼稚浅微,无法表达那种历史的穿透力。有人说,我每次淌都要拜个码头。倒也是,让我这个外行不至于滑到。这回,就拜武夷山老师和周可真老师吧。武老师,周老师及诸位高手请指正。
 
 
(文中图片皆从网上摘录,无商业用途)
 

 



博物之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46-282373.html

上一篇:猜猜几张脸?
下一篇:淌过博物馆 - 4.皇宫篇
收藏 IP: .*| 热度|

24 武夷山 苏青 鲍得海 刘玉平 陈儒军 王德华 罗帆 吴飞鹏 张焱 陈国文 李宁 王宝山 张丽娜 吕喆 魏东平 吕乃基 赵宇 苗元华 张天翼 魏玉保 陈湘明 李泳 丛远新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