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凭鱼跃 沈海军的航空与纳米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沈海军 同济大学 教授Email:SHJ@tongji.edu.cn /SHJ@nuaa.edu.cn 版权所有

博文

就低空经济答第一财经记者问

已有 609 次阅读 2025-3-10 15:3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Q1.您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提法?这对低空经济发展意味着什么?

Answer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的提法,体现了国家对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这意味着低空经济已经从区域探索上升为国家战略,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同时,强调安全健康发展也指出了低空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安全性和规范性,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低空经济发展而言,这一提法将为其提供更加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发展路径,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入该领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和落地,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Q2.“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将如何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哪些领域将率先受益?

Answer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中,将低空航空器及其相关新技术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并取得显著效果和优势,是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有效途径。这一行动将有助于提升低空经济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率先受益的领域可能包括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医疗救援、线路巡检、农业植保、航空运动等。这些领域可以充分利用低空经济的优势,实现快速、高效、便捷的服务,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低空经济将逐渐渗透到更多领域,推动整个产业的繁荣发展。

 

Q3.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您认为这些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

Answer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政策推动了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包括空域管理机制的优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设施的加强以及通信、导航、监视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政策促进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拓展和创新。通过支持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等新兴业态的发展,以及鼓励企业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和拓展应用场景,低空经济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政策还加强了低空经济的安全监管和风险防范。通过建立健全低空飞行器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加强对无人机等新型飞行器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支持力度等措施,有效提升了低空经济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Q4.在政策支持下,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发展情况如何?哪些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Answer在政策支持下,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物流、农业、巡检等领域,无人机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低空旅游和航空运动等新兴业态逐渐兴起。这些新兴业态充分利用低空经济的优势,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和休闲方式。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创新,这些新兴业态将成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此外,在通信、导航、监视等基础设施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Q5.您认为当前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还存在哪些不足?未来还需要出台哪些政策措施来进一步促进低空经济发展?

Answer当前促进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空域管理体制有待优化。当前低空空域的使用仍然受到严格限制,导致低空飞行活动难以大规模开展。未来需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低空空域管理法规体系,明确低空空域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归属,建立统一高效的低空飞行管理体制。

其次,安全监管体系亟待完善。随着低空飞行器数量的急剧增加,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监管体系都亟待提升。未来需要加强对低空经济的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低空飞行器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提高低空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的支持和培育。通过加大对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等措施,促进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的完善和壮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356-1476821.html

上一篇:“教授进中学”之同济第二附中行
下一篇:就低空经济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
收藏 IP: 111.187.5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3 0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