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5年度是邱园《2021-2030变革宣言》实施的第四年,以“理解和保护植物与真菌,守护人类福祉及地球所有生命的未来”为使命,通过六大战略重点推动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全球合作与可持续运营的深度融合。本年度邱园在标本数字化、真菌多样性研究、公众参与创新、国际政策倡导等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同时面临碳减排压力、资金筹措挑战等现实问题。本报告系统梳理年度工作成果,构建多维度关键绩效指标(KPIs)体系,全面呈现战略落地成效与未来规划,涵盖46项核心指标、28个重点项目、15个政策影响案例,兼顾量化分析与总结性解读。
1 战略重点一:科学研究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全球植物知识体系
核心目标:通过标本数字化、真菌测序、种子库优化等科学行动,破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瓶颈,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1.1 核心绩效指标(KPIs)
指标层级 | 具体指标 | 2024-25目标 | 实际成果 | 完成率 | 数据来源 |
标本数字化与开放共享 | 植物/真菌标本馆数字化率 | 87%(510万份) | 92%(532万份) | 104% | 数字化项目组季度报告 |
数字数据库全球访问量 | 600万次 | 610万次 | 101% | 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后台数据 | |
国际科研机构数据引用量 | 1,200次 | 1,470次 | 123% | 学术论文与政策文件分析 | |
物种保育与资源采集 | IUCN濒危物种活体收藏数量 | 1,300种 | 1,281种 | 99% | 活体植物数据库 |
新植物/真菌/种子采集量 | 32,500份 | 30,800份 | 95% | 采集队年度报告 | |
种子库冷藏技术优化覆盖率 | 80% | 91% | 114% | 种子库运营日志 | |
科学创新与影响力 | 真菌DNA参考序列生成量 | 1,000条 | 1,200条 | 120% | 真菌测序实验室数据 |
高影响力论文发表数量(IF>10) | 15篇 | 19篇 | 127% | Web of Science数据库 | |
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数 | 8个 | 11个 | 138% | 国际合作部项目台账 |
1.2 重点科研项目进展
1.2.1 全球标本数字化计划:AI赋能的生物多样性数据革命
背景:邱园拥有260年历史的740万份植物与真菌标本,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资源。2021年启动的“大规模数字化项目”计划5年内完成全部标本数字化,2024-25年度为关键攻坚阶段。
技术突破:
引入AI辅助标注系统,自动识别标本采集地、植物特征等关键信息,准确率达92%,效率较人工提升40%;
联合剑桥大学开发区块链数据存证平台,确保147个国家用户访问时的数据完整性与可追溯性。
成果数据:
完成532万份标本数字化,其中真菌标本馆数字化率从2023-24年度的65%跃升至92%,提前实现“2026年全面完成”目标;
数字化标本为19篇发表于《自然》 《科学》等顶级期刊的论文提供数据支撑,包括《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发表的“植物多样性暗点”研究,精准识别33个全球植物采集优先区域(如哥伦比亚、缅甸)。
1.2.2 真菌测序计划:破解生态系统健康密码
项目背景:真菌在碳循环、作物病害防控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全球90%的真菌物种尚未完成基因测序。邱园联合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Defra)启动“英国真菌标本馆测序项目”,填补全球真菌参考数据空白。
实施细节:
从邱园、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采集7,000份真菌标本,涵盖3,200个物种,包括120种对农业安全至关重要的作物病原菌;
采用第三代纳米孔测序技术(Oxford Nanopore),单样本测序成本降至4.5英镑,较传统方法降低60%。
关键成果:
生成1,200条高质量DNA参考序列,其中83条为全球首次报道,包括小麦锈病病原菌(Puccinia graminis)的新型变异株基因组;
数据支撑英国《2025-2030农业生物安全战略》,推动建立“真菌病害早期预警系统”,预计每年减少作物损失1.2亿英镑。
1.2.3 千年种子库25周年升级:极地植物保育技术突破
升级重点:
超低温冷冻技术:引入-196℃液氮保存系统,将濒危物种种子活力保存期从50年延长至100年以上,已成功应用于南极苔藓(Bryum argenteum)等极地植物;
种子活力监测AI模型: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开发种子萌发率预测模型,准确率达94%,减少传统发芽实验的样本浪费,年节省种子资源3,200份。
国际影响:
与巴西亚马逊国家研究所共建“雨林种子库联盟”,共享冷藏技术与管理经验,帮助巴西完成2,100份野生可可种质资源的长期保存,为雨林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关键支撑。
1.3 科学影响力与政策贡献
国际治理参与:
作为第16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6,哥伦比亚)英国代表团核心成员,发布《真菌保护路线图》,推动真菌首次纳入《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12个国家签署“真菌保护承诺”;
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土壤健康全球评估报告》提供真菌多样性基线数据,支撑“2050年全球土壤碳库提升30%”目标的制定。
国内政策支撑:
向英国环境部提交《城市绿化物种选择指南》,基于邱园“景观演替计划”(Landscape Succession Plan)的实证数据,建议伦敦2030年前新增15万株气候适应性树种,如欧洲橡树夏栎(Quercus robur)、心叶椴(Tilia cordata)。
2 战略重点二:公众教育与自然保护倡导——从认知到行动的社会动员
核心目标:通过创新教育项目、艺术展览、社区参与,构建“全民参与”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网络。
2.1 核心绩效指标(KPIs)
指标层级 | 具体指标 | 2024-25目标 | 实际成果 | 完成率 | 数据来源 |
青少年教育覆盖 | 学校团体年度访问量 | 106,000人次 | 103,000人次 | 97% | 教育部门访客登记系统 |
线上教育资源平台用户数 | 9,000教师/250,000学生 | 9,400教师/280,000学生 | 112% | Endeavour平台后台数据 | |
教师碳素养培训人数 | 80人 | 100人 | 125% | Wakehurst教育中心培训记录 | |
公众参与创新 | 园区年度访客量 | 260万人次 | 270万人次 | 104% | 票务系统数据 |
付费特展参与率 | 65% | 83% | 128% | 特展售票数据 | |
社区项目直接参与人数 | 15,000人 | 18,700人 | 125% | 社区合作部活动日志 | |
数字传播影响力 | 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 | 400万次 | 520万次 | 130% | 社交媒体监测平台(Hootsuite) |
科普视频观看完成率 | 60% | 71% | 118% | YouTube/微信视频号后台数据 |
2.2 创新教育项目实践
2.2.1 “成就你的未来”(Grow Your Future)青年职业启蒙计划
项目设计:
开发数字职业 hub,整合科学、园艺、环保领域120个职业案例(如“植物病理学家”“种子银行管理员”),配套技能测评工具;
与葛兰素史克(GSK)、英国皇家学会等机构联合举办28场线下工作坊,覆盖伦敦、曼彻斯特等8个城市,直接触达10,000名中学生。
成效评估:
83%的参与者表示“对绿色职业的认知显著提升”,21%的学生在项目结束后选择生物、环境科学等相关A-Level课程。
2.2.2 碳素养教师培训计划
培训内容:
联合英国碳信托(Carbon Trust)设计12小时沉浸式课程,涵盖“校园碳足迹核算”“植物固碳实验设计”“气候适应性种植方案”等实用模块;
100名教师完成培训并获得“碳素养导师”资质,其中67所学校已依托培训内容建立“校园植物园”或“生态观测站”。
辐射影响:
培训覆盖英格兰东南部280所学校,间接影响28,000名学生,助力12所学校成功入选“英国碳中和校园试点项目”。
2.3 公众参与标志性活动
2.3.1 《光影生命》(Light into Life)艺术展:科学与艺术的跨界融合
策展理念:邀请当代艺术家马克·奎因(Marc Quinn)以邱园标本馆为灵感,创作23件大型雕塑与装置作品,直观展现“植物-人类健康”的深层关联。
亮点展品:
《罂粟》(Papaver Somniferum):3米高青铜雕塑,表面镌刻鸦片罂粟药用成分吗啡的分子结构,揭示“毒物-药物”的辩证关系;
《真菌网络》(Fungal Network):由10,000个3D打印真菌孢子组成的互动装置,观众触摸时触发菌丝网络发光效果,隐喻生态系统的互联互通性。
社会影响:
展览吸引42万人次参观,其中35%为首次访问邱园的群体;社交媒体话题#LightIntoLife阅读量突破520万次,带动年度会员新增3,000人,品牌认知度提升27%。
2.3.2 “自然繁衍”(Grow Wild)社区生态修复项目
资助模式:
提供20个青年项目+25个社区项目 grants,单笔资助金额5,000-20,000英镑,重点支持本土植物保护、城市绿色空间改造、生态教育等主题。
典型案例:
谢菲尔德废弃矿场改造:青年团队在工业废弃地种植300种本土草本植物,成功吸引21种濒危昆虫回归,成为“城市棕地生态修复样板”;
贝尔法斯特青少年草甸调查:150名青少年系统记录城市绿地237种植物,数据被纳入北爱尔兰《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直接推动3处城市公园的保护升级。
3 战略重点三:全球影响力与政策倡导——引领国际生物多样性治理
核心目标:通过多边合作、政策研究、标准制定,推动全球植物保护议程落地,强化邱园“国际科学旗舰”地位。
3.1 核心绩效指标(KPIs)
指标层级 | 具体指标 | 2024-25目标 | 实际成果 | 完成率 | 数据来源 |
国际合作网络 | 跨国科研联盟参与数 | 6个 | 9个 | 150% | 国际合作部年度报告 |
发展中国家植物园技术输出项目数 | 5个 | 7个 | 140% | 技术转移办公室台账 | |
国际会议主办/协办数 | 3场 | 5场 | 167% | 会议管理系统 | |
政策影响力 | 国际政策文件引用次数 | 25次 | 34次 | 136% | 联合国/欧盟政策文件分析 |
国家层面政策建议采纳数 | 8项 | 11项 | 138% | 英国Defra反馈报告 | |
行业标准制定参与度 | 4项 | 6项 | 150% | ISO/GBIF标准委员会记录 | |
气候行动贡献 | 园区碳汇量 | 5,000吨CO₂e | 5,200吨CO₂e | 104% | 碳汇计量报告(第三方核验) |
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推广面积 | 10,000公顷 | 12,800公顷 | 128% | 合作保护区数据 |
3.2 国际合作里程碑项目
3.2.1 “一带一路植物健康联盟”
联盟架构:联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等11个机构,建立覆盖亚、非、拉地区的跨境植物病虫害监测网络,共享数据与技术资源。
技术输出:
向肯尼亚提供便携式DNA测序设备(Oxford Nanopore MinION),培训30名技术人员,使口岸检疫效率提升50%,成功拦截3起重大植物病害传入风险;
与中国共建“亚洲热带作物病毒数据库”,收录1,200种病毒基因组序列,为东南亚橡胶树、棕榈等经济作物的疫病防控提供科学支撑。
3.2.2 亚马逊森林恢复计划
科学支撑:
发布《亚马逊植物-真菌共生关系白皮书》,首次系统识别12种关键菌根真菌,可使树苗成活率提升40%、生长速度加快25%;
向巴西环境部提供3.2万份雨林植物标本数据,优化“退化雨林修复物种选择清单”,新增28种本土固氮植物。
实地成效:
在巴西马瑙斯周边指导修复2,000公顷退化雨林,采用“真菌-植物协同种植法”,幼苗存活率从传统方法的35%提升至72%,碳封存速率提高18%。
3.3 政策倡导关键成果
全球框架贡献:
在COP16(哥伦比亚卡利)推动通过《真菌保护承诺》,12个国家承诺2030年前建立真菌多样性监测网络,累计投入专项经费2.3亿英镑;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设施(GBIF)制定《植物标本数据质量标准》,被196个国家采纳,规范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采集与共享流程。
英国国内政策:
为《环境法案》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新增“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指标”,要求伦敦、伯明翰等核心城市2030年前新增15万株乡土树种,提升城市生态系统韧性。
4 战略重点四:可持续运营与组织能力——筑牢长期发展基石
核心目标:通过财务创新、人才培养、设施升级,构建“韧性强、效率高、可持续”的组织运营体系,支撑战略长期落地。
4.1 核心绩效指标(KPIs)
指标层级 | 具体指标 | 2024-25目标 | 实际成果 | 完成率 | 数据来源 |
财务健康度 | 自创收入占比 | 55% | 58% | 105% | 财务年报 |
慈善捐赠到账率 | 85% | 82% | 96% | 发展部筹款报告 | |
商业合作项目投资回报率(ROI) | 15% | 18% | 120% | 商业部项目评估报告 | |
人才与组织发展 | 员工硕士/高级职称占比 | 65% | 68% | 105% | 人力资源档案 |
领导力培训覆盖率 | 90% | 98% | 109% | 培训部记录 | |
员工流失率 | <10% | 8.5% | 达标 | 离职分析报告 | |
设施与技术升级 |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 20% | 23% | 115% | 能源消耗台账 |
数字化管理系统覆盖率 | 75% | 88% | 117% | IT部门系统审计报告 | |
历史建筑修复完成率 | 60% | 68% | 113% | 工程部项目进度表 |
4.2 财务创新与商业拓展
4.2.1 商业衍生公司Kew REACH
业务定位:作为邱园首个商业衍生公司,专注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与生物多样性抵消承诺。
标志性项目:
为格林斯phere资本(Greensphere Capital)评估1.2亿英镑自然投资项目,采用邱园自研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模型”,确保项目的额外性与可持续性;
与宝洁(Procter & Gamble)合作开发“可持续棕榈油溯源技术”,基于植物DNA指纹识别,实现供应链毁林零容忍,已在马来西亚、印尼试点应用。
财务贡献:年度收入达500万英镑,占邱园自创收入的7%,计划2025-26年度突破800万英镑。
4.2.2 品牌授权与产品创新:YAY! Mushrooms饮品系列
合作模式:与玛莎百货(Marks & Spencer)联合推出含灵芝、狮鬃菇提取物的功能性饮品系列,依托邱园真菌鉴定技术确保原料真实性与活性成分稳定性。
市场表现:
上线3个月销售额达320万英镑,覆盖英国350家门店,消费者调研显示82%的购买决策受“邱园科学背书”影响;
衍生开发12款菌菇主题文创产品,带动零售收入增长15%。
4.3 设施升级与技术转型
4.3.1 新植物标本馆项目
项目背景:现有植物标本馆建于1853年,空间不足且不符合现代标本保存标准(如温湿度控制、抗震能力)。新馆选址泰晤士谷科学园,计划2026年竣工。
2024-25年度进展:
完成建筑设计方案,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地热供暖、双层玻璃穹顶、自然通风系统),预计年减碳800吨;
筹款达5,400万英镑(总预算1.2亿英镑),获得英国政府2,000万英镑拨款及阿卡迪亚基金会(Arcadia Fund)1,500万英镑捐赠。
4.3.2 数字化管理系统整合
系统升级:
上线Integrated Collection Management System,首次实现科学收藏、活体植物、访客数据的“一站式查询”,数据检索时间从平均15分钟缩短至30秒;
部署IoT环境监测网络,在12个核心玻璃温室安装温湿度、CO₂、光照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异常预警响应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15分钟,全年减少植物损失12%。
5 战略重点五:可持续发展报告——气候行动与生态责任
5.1 核心环境绩效指标(KPIs)
指标类别 | 2024-25目标 | 实际成果 | 完成率 | 改进措施 |
能源与碳管理 | 可再生能源使用率20% | 23% | 115% | 2025年投用2,000㎡太阳能板 |
核心碳足迹7,730吨CO₂e | 10,134吨CO₂e | -31% | 棕榈温室热泵改造(2026年) | |
水资源管理 | 雨水收集量10万m³ | 12万m³ | 120% | 扩建Wakehurst雨水回收系统 |
灌溉效率提升15% | 18% | 120% | 推广滴灌技术至80%园区 | |
废物与循环经济 | 垃圾填埋率<5% | 0% | 达标 | 新增Tetra Pak回收线 |
堆肥利用率80% | 85% | 106% | 扩大“花园废物-堆肥”闭环系统 |
5.2 可持续发展亮点项目5.2.1 碳花园(Carbon Garden)
设计理念:全球首个“碳科普主题花园”,计划2025年7月向公众开放,通过沉浸式展览与互动装置,直观展示植物、真菌在碳循环中的核心作用。
创新展示:
碳循环隧道:透明亚克力隧道内模拟大气CO₂浓度变化(从工业革命前280ppm到2023年420ppm),配合不同浓度下植物生长状态对比;
固碳冠军植物区:展示12种高固碳植物(如芒草Miscanthus、柳树Salix viminalis),标注单株年固碳量及经济价值(如生物能源转化潜力)。
5.2.2 零碳建筑改造:韦克赫斯特庄园
改造措施:
替换燃油锅炉为空气源热泵系统,供暖能耗降低60%,年减碳210吨,成为英国首个“零碳历史建筑”改造范例;
屋顶安装1,200块太阳能板,年发电量140MWh,满足庄园40%的用电需求,剩余电力并入国家电网。
6 年度挑战与未来规划
6.1 关键挑战分析
碳减排压力:核心碳足迹达10,134吨CO₂e,未达年度目标(7,730吨CO₂e),主因包括:员工人数增加142人(通勤排放+18%)、英国电网排放因子上升(从0.23吨CO₂e/MWh升至0.28吨CO₂e/MWh)、制冷剂泄漏导致F-gas排放增加21%。
资金缺口:新植物标本馆项目需1.2亿英镑,目前仅筹得45%,依赖2025-26年度政府拨款及慈善捐赠。
技术瓶颈:网站数据追踪系统故障(Q2-Q3)导致约120万次用户会话遗漏,需投入180万英镑进行全面升级。
6.2 2025-26年度重点规划
科学突破:
完成580万份标本数字化,发布全球首个“真菌DNA参考库”(目标2万条序列);
启动“极地植物适应性研究”,探索极端气候下植物-真菌共生机制。
设施升级:
开工建设新学习中心,2026年竣工后将年接待学生访客能力提升至15万人次;
启动棕榈温室玻璃穹顶更换工程,采用超白玻璃与隔热涂层,减少能耗30%。
气候行动:
发布“脱碳路径图”,明确2027年核心碳足迹降至8,000吨CO₂e,2030年实现“气候正值”(即碳移除大于排放)。
结语
2024-25年度,邱园以科学创新为引擎、公众参与为纽带、全球合作为支撑,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交出亮眼答卷。从AI赋能的标本数字化到跨界融合的艺术展览,从真菌测序技术突破到国际政策影响力提升,邱园正从“植物研究机构”加速向“全球生态治理枢纽”转型。面对碳减排压力与资金挑战,邱园将通过技术升级、商业创新、政策协同三大路径,持续推进《2021-2030变革宣言》落地,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行动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邱园方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廖景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998-1506552.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