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乌普萨拉大学植物园,亦即乌普萨拉植物园,是瑞典最古老的植物园,其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由鲁德贝克、林奈以及桑伯格的植物学遗产与栽培技艺共同铸就。历经三个世纪的演变,乌普萨拉植物园已演变成为一个集科学、历史与美学于一体的独特宝库。在奥洛夫·鲁德贝克(Olof Rudbeck)和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的时代,它获得了国际性的赞誉。皇家的慷慨资助、杰出科学家的贡献以及历史上的重大灾难共同塑造了乌普萨拉植物园的现状。
乌普萨拉植物园由三个园区构成:乌普萨拉城堡旁的植物园(Botaniska trädgården vid Uppsala slott,1787年)、林奈花园(Linnéträdgården,始于1675年,1917年恢复重建)以及林奈哈马比花园(Linnés Hammarby,1785年)。
1 植物园
在1778年林奈辞世之后,其门生卡尔·彼得·桑伯格(Carl Peter Thunberg)接管了植物园的管理工作。桑伯格对位于菲里斯河畔的旧园址的土壤状况表示不满,认为其过于湿润,不利于多种植物的生长。因此,他向古斯塔夫三世国王提出了请求,希望大学能够获得乌普萨拉城堡附近的广阔庄园花园。国王对此表示了积极的回应,并不仅捐赠了土地,还资助了该区域改造为植物园的费用。
1787年8月17日,古斯塔夫三世正式签署授权文件,并在一场以128响礼炮庆祝的庄严仪式中为新建的林奈橘园举行了奠基仪式。此举象征着植物园新时代的开启,其现址位于更高且更为干燥的地带,为更广泛的植物种类提供了更优越的生长条件。
18世纪末,乌普萨拉大学植物园迁至城堡花园,保留了其原有的巴洛克风格。其设计由卡尔·哈勒曼(Carl Hårleman)于1744年完成,以严谨的对称性和规则式美感而闻名。哈勒曼作为瑞典最杰出的建筑师,其乌普萨拉巴洛克花园成为他最著名的设计特色。
乌普萨拉巴洛克花园以其严谨的线条和修剪得宜的树篱,成为巴洛克花园理想的典范。约在1750年,建筑师卡尔·哈勒曼应阿道夫·弗雷德里克国王之邀,为乌普萨拉城堡花园制定了新规划。该方案维持了严格的巴洛克风格,展现出刚毅而优雅的美感。在整齐划一的树篱中,蕴藏着诸多奥秘,其中包括培育着古老多年生蔷薇的玫瑰园、令人瞩目的牡丹收藏,以及建于1870年代的岩石花园,成为瑞典现存最古老的岩石花园之一。
巴洛克花园的特征包括:
(1) 对称的步道与紧凑形状
(2) 云杉树篱环绕的大型观赏草坪
(3) 玫瑰、牡丹和古老的多年生植物收藏
(4) 瑞典最古老的岩石花园,建于 19 世纪 70 年代
巴洛克花园历经数次修葺,其目的在于保持其初始之美的完整性。1974年,该园经历一次大规模的修复活动,在此过程中过度生长的植物被新的、经过精心修剪的样本所取代。这些新的样本都是通过18世纪原始树木的插枝繁殖技术培育而来。
在19世纪,林奈橘园对乌普萨拉大学及其植物园的发展起到了核心作用。橘园不仅被用作温室以培育敏感植物和稀有植物,而且还是重要的科研和教学中心。橘园收藏展示了大量地中海地区的植物,甚至成为当时动物在植物园的栖息之所。
自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乌普萨拉橘园达到了其发展巅峰。随后传统的橘园被全玻璃结构的温室所取代。在温室的寒冷区域,除了肉桂树外,还种植了多种典型的温室植物,包括无花果、橙树、橄榄树、月桂树以及可存活上百年的龙舌兰。
橘园内还收藏了150种仙人掌科植物。其中,最古老的品种是神代柱(Cereus hildmannianus),自1720年起便在乌普萨拉大学植物园中进行栽培,其栽培历史可追溯至小奥洛夫·鲁德贝克(Olof Rudbeck)时期,后来得到了著名植物学家卡尔·林奈(Carolus Linnaeus)及其子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e)的精心照料。每年5-10月,橘园会举办各种展览、音乐会以及社交聚会活动。
2 林奈花园
林奈花园(Linnéträdgården)是瑞典最古老的植物园,隶属于乌普萨拉大学。该园由老奥洛夫·鲁德贝克(Olof Rudbeck the Elder)以莱顿植物园为蓝本,于1655年在乌普萨拉(Uppsala)建立,旨在服务于乌普萨拉大学医学园的医科学生的医学教育。至1685年,该园已种植约1800种植物。不幸的是,1702年5月16日,一场大火席卷了乌普萨拉的大部分区域,植物园亦未能幸免。小奥洛夫·鲁德贝克(Olof Rudbeck the Younger)在其父去世后接管了植物园的管理,但未能阻止其衰落。至1739年,植物园的植物种类已减少至仅300种。
园长官邸(Prefektbostaden),1693 年建造, 小奥洛夫·鲁德贝克和林奈的官邸。乌普萨拉大学音乐总监官邸,最后一位居住者是作曲家雨果·阿尔夫文 (Hugo Alfvén)。1937年改为林奈博物馆
1741年10月,卡尔·冯·林奈(Carl von Linnaeus)从隆德大学植物园来到乌普萨拉,接替小奥洛夫·鲁德贝克担任医学教授,并承担起花园的管理职责。林奈着手翻新园内的住宅及温室,该住宅随后成为林奈的永久居所直至其逝世。林奈聘任了德国园艺师迪特里希·尼特泽尔(Dietrich Nietzel, 1703-1756)负责园艺工作。
在1745年,林奈委任建筑师卡尔·哈勒曼(Carl Hårleman)对花园进行重新规划,依据林奈革命性植物雌雄蕊系统学和分类学理念对植物园进行了重组和改进。至1748年,林奈在其著作《Hortus Upsaliensis》(乌普萨拉植物园)中记录了约3000种不同植物种类,这些植物均在其花园中得以栽培。
1787年瑞典君主古斯塔夫三世将乌普萨拉城堡的花园捐赠予大学建立植物园以供植物学研究之用。林奈的学生卡尔·彼得·桑伯格(Carl Peter Thunberg)担任园长,并在新园区充分利用了所有可得的植物资源,自此旧花园的重要性随之逐渐消减。
直至1917年,瑞典林奈学会购得旧花园遗址,并依据林奈于1748年所著《Hortus Upsaliensis》(乌普萨拉植物园)的详尽描述,在该遗址重建林奈花园。目前林奈花园内约种植有1300种植物种类,隶属于乌普萨拉大学。
3 林奈哈马比花园
哈马比庄园是瑞典保存最完好的18世纪贵族庄园之一。林奈于1758年购得了哈马比,林奈及其家人在这里度过了许多夏季时光。哈马比的土壤条件让林奈得以栽培那些无法在乌普萨拉花园潮湿土壤中生长的植物。园中种植着许多林奈亲自栽培的植物,让人得以一窥这位伟大科学家的私人生活和科研工作。哈马比花园最初是位于乌普萨拉东南部的一个小型庄园。1758年起林奈相继购买了包括哈马比在内的不少于10个农场,总面积约350公顷。在哈马比,林奈不仅建造了新的住宅楼,还对其他建筑进行了翻新,为乌普萨拉大学的教授们提供了教学场所。
主楼由林奈委托建造,于1762年完工。这里可看到林奈的家人、朋友和宠物的画像,尤其是林奈本人的画像
1758年林奈购得哈马比和萨夫亚这两处房产。如同18世纪其他学者一样,他选择以古文字铭记这一时刻。林奈对古文字表现出极大兴趣,在他的旅行中记录了许多石碑
哈马比小山坡,多石山坡
黄刺条(Caragana frutex),林奈在 1760 年代从种子中播种的标本的后代
西伯利亚山荆子(Malus baccata),1760年以来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廖景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8998-146939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