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很多科研领域,针对学者的量化考核指标基本上都包含了代表性论文的引用率与所发期刊的影响因子。一般而言,这两个指标并不能直接证明学术工作的原创性、重要性和正确性,但它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术工作是否得到了学界的足够关注和重视,即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该工作的“影响力”,因此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作者的学术影响力。
一个颇为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美国物理学会的J.J. Sakurai Prize for Theoretical Particle Physics颁给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Roberto Peccei和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器中心的Helen Quinn,表彰他们提出了一个绝妙的机制以解决著名的强相互作用CP破坏问题,并因此导致了一种可能充当暗物质候选者的新粒子——“轴子”(axions)的提出,从而引发了数十年来实验和理论上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颁奖词的原文如下:
For the proposal of the elegant mechanism to resolve the famous problem of strong CP violation which, in turn, led to the invention of axions, a subject of intensiv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for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细心的学者可以从上述颁奖词中读出两个信息:首先,两位理论物理学家的想法很奇妙,而且预言了一类新粒子的存在,但是他们的理论机制正确与否还不得而知;其次,获奖人的工作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催生了大量跟进性的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轴子。由此可见,一个尚未被实验证实的理论机制也是可以获得享有盛誉的美国物理学会奖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它的影响力已经足够大!
有关Peccei-Quinn机制的原始论文于1977年发表在物理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迄今为止高能物理数据库INSPIRE所记载的该论文被引用率已经超过5000次。考虑到在高能物理学界一篇引用率达到500次的论文就被归类为Renowned paper,他们二人的这一工作毫无疑问是影响深远的。虽然最低版本的Peccei-Quinn机制所预言的轴子早已经被实验排除了,但这并没有降低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探索该机制的各种“升级版”及其可能的暗物质候选者的热情。由此可见一篇论文的“影响力”的影响力。
统计每篇论文的引用率所带来的影响力通常是比较容易的,除了累计多少人引用了这个工作,最好再检查一下引用者中有哪些著名物理学家和著名实验组,因为被“大咖”认可的工作肯定更令人信服一些。另一方面,如何统计一位学者所发表的论文的综合影响力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该学者的所有论文的总引用率、每篇论文的平均引用率以及他或她的希尔施指数(即h指数)。统计总引用率对高产的学者可能比较有利,而统计平均引用率对那些产量不高但注重论文质量的学者一般比较有利。作为第三个量化指标的希尔施指数,它往往也偏向论文产量较高的学者。如今欧美一些国家的年轻学者在申请职位和人才基金时,大多都会在申请材料中注明自己的论文总数、总被引用率和希尔施指数。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可以说明为什么上述量化考核指标可以用来衡量普通学者,但却不一定适用于特别杰出或另类的科学家。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Peter Higgs一生只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发表了15篇期刊论文(基于INSPIRE数据库的记录),其中只有一篇是与他人合作的,剩余的14篇都是他以单一作者的身份完成的,这很与众不同。由于论文产量太低,Higgs教授的希尔施指数只有7,他的论文总引用率也不过13000余次,但平均引用率却高达近900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导致他荣获诺贝尔奖的三篇代表性论文的单篇引用率分别超过了5400次、4500次和3000次。这表明Higgs教授是一位典型的靠论文质量取胜的特殊学者,即靠“一招鲜”奠定了自己的崇高学术地位和巨大影响力。因此他的成功其实不可复制!
从统计的层面看,在影响因子很高的那些“高大上”学术期刊上刊发的论文的平均质量肯定高于普通期刊,这的确是论文的影响力的一种客观体现。但是,真正具有原创性、得以改变学科面貌和发展进程的一流科研工作的影响力不会受限于所发期刊的影响因子,因为这样的学术成果根本无须用上述那些定量的考核指标来评价。换句话说,所有的量化考核指标其实都是为普通人量身定制的;但如果完全舍弃这些相对客观的指标,恐怕也无助于改进考核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附录:希尔施指数简介
2005年11月,美国物理学家Jorge Hirsch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个人科研产出的一个量化指标”(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的论文,首次提出了所谓“希尔施指数”(Hirsch index,或简称h指数)的概念,用来表征一位科研人员的学术产出和影响力。假如某学者迄今为止总共发表了N篇学术论文,其中h篇论文的单篇引用率大于或等于h次,那么该学者的希尔施指数就等于h。希尔施指数的值越大,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作者在其领域内的学术成就或专业影响力越高。不同学科之间的希尔施指数一般没有可比性。
本文已经发表在高能所微信公众号。关于科研评价的很多真知灼见,可参看刘立老师的科学网博客。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邢志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779-121101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