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Elsevier):与中国科技一起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guo 科学出版人

博文

用人之道(四):宽广的胸怀

已有 4970 次阅读 2009-4-25 10:25 |个人分类:无事乱翻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李鸿章在挽曾国藩的联中说: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上联概括了曾李之间的关系,李鸿章追随曾国藩学习了三十多年,是曾门大弟子(门生长)。下联概括曾国藩的勋名伟业,内平太平军,外与列强打交道,说他是九万里威名和旷世奇才,并不为过。

但曾国藩这位安清朝天下的旷世奇才却不是天才,而是号为最驽钝,最平实的人。曾国藩的成功,全在培养人才和量才器使。而要做到这一条,首先要有宽广的胸怀。前面谈用人之道,都是站在用人者的角度看被用者,其实用人者的水平也很关键。曾国藩培养使用李鸿章这位曾门大弟子的过程,就是一个例子。

所谓宽广的胸怀,就是不怕下属比自己强,不怕下属超越自己,时时存一奖拔人才的用心。

李鸿章比曾国藩小十一岁,曾国藩做到两江总督时,李只是曾国藩幕中起草奏折、处理文件的一个幕僚而已。曾国藩一直很看好李鸿章,在给别人的书信中说:少荃(李鸿章)天资与公牍最相近,所拟奏咨函批,皆有大过人处;将来建树非凡,或竟青出于蓝,亦未可知。

曾国藩处处存了奖拔李的用心。在太平军迫近上海时,毅然派李鸿章带领军队援助上海,并上奏密保李鸿章出任江苏巡抚,说李鸿章“劲气内敛,才大心细,堪封疆之任”。

巡抚只比总督小一级,向来督抚并称,有点像现在书记和省长之间的关系(不完全一样)。而剿灭太平军之后,朝廷命曾国藩督师北上山东与捻军作战,同时命李鸿章接替曾出任两江总督。两人又到了平级的位置。

综看曾李两人的关系,由师生而上下级,由上下级而同级,而有时朝廷的奖许,李的圣眷还在曾之上,有时明显褒李贬曾。假使曾国藩没有点宽广的胸怀,恐怕还真难以接受。当然曾李关系并非一直这么好,也有矛盾的时候,但曾并未因此而失掉对李的培养眷顾之心。

过去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也见过一些领导,本人非常优秀,非常能干,但在人才培养方面却不足观,更没有培养出能干的副手。这也是工作非常辛苦,仕途却一直蹭蹬的原因之一。

在外企的工作环境里,道理是一样的。一个负责的领导,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处处存一奖拔人才的用心。在我被任命中国区负责人之后,我与我老板的第一次会议,就告诉他谁可以取代我。有的人选现在就准备好了,有的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也会胜任愉快。

不论在政府还是在企业,我一直鼓吹的“晋升秘诀”是:一定要与能干的人合作——不论上司还是下属,都要找能干的人。能干的上司,很快会被提拔重用,你就可以接替他的位置;能干的下属,让你不必费力而工作更加出色;特别要找能干的副手,不要怕他会取代你,你的上级看到你有这么能干的副手,不仅会满意你培养人才的能力,而且一定会给你找个好位置,这样你的副手才能坐上你的位置。

这样说有点半开玩笑,我真正的意思是:在用人方面,做领导的要处以公心,要有宽广的胸怀,要从奖拔人才的过程中得到乐趣。

佛家说:五百年修得同船渡。同事一场,虽只有几年的功夫,却非常难得(前世修来的缘份?)。看到年轻的同事成长起来,担当更重要的职务,更大的责任,我从内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86-228092.html

上一篇:用人之道(三):重视别人的长处
下一篇:关于核心期刊的另一篇报道
收藏 IP: .*| 热度|

3 罗岚 刘进平 胡新根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9 2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