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称: Cell Counting Kit-8
中文名: 细胞计数试剂盒-8
常用别名: CCK-8试剂盒, CCK-8
纯度:99%
厂家:AbMole
CCK-8试剂盒的核心化学成分是 WST-8。
WST-8 的化学名是 2-(2-甲氧基-4-硝基苯基)-3-(4-硝基苯基)-5-(2,4-二磺酸苯)-2H-四唑单钠盐。它是一种水溶性的四唑盐。
高水溶性: 不同于传统的MTT,WST-8及其生成的甲臜产物都是高度水溶性的。这意味着在检测过程中无需像MTT法那样需要溶解甲臜结晶的步骤(如加入DMSO),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并避免了因溶解不充分带来的误差。
稳定性: WST-8在溶液中性质稳定,便于保存和使用。
低毒性: 相较于其他一些四唑盐(如MTT),WST-8对细胞的毒性更小,因此可以在同一批细胞上进行连续多天的动力学监测,而不会导致细胞过早死亡。
二、 原理与机制CCK-8法的原理基于活细胞线粒体中的脱氢酶的活性。
- 底物加入: 将CCK-8溶液加入到培养有细胞的培养基中。 
- 酶促反应: 活细胞线粒体内含有的琥珀酸脱氢酶等电子耦合剂,能够将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电子传递给WST-8。 
- 颜色变化: WST-8接收电子后被还原,生成一种水溶性的橙色甲臜染料(Formazan)。这个反应过程可以简要表示为:WST-8(无色/微黄色) + 电子 → 甲臜(橙色) 
- 定量检测: 生成的橙色甲臜物的量与活细胞的数量成正比。细胞越多,活性越强,脱氢酶活性越高,产生的甲臜就越多,颜色也就越深。 
- 吸光度读取: 使用酶标仪在 450 nm 波长下检测溶液的吸光度(OD值)。OD值越高,代表活细胞数量越多或细胞活性越强。 
注: 该反应需要一种中间电子载体1-甲氧基-5-甲基吩嗪鎓硫酸二甲酯(1-Methoxy PMS) 来高效地传递电子。在商品化的CCK-8试剂中,已经预先混合了WST-8和1-Methoxy PMS,使得反应非常灵敏和高效。
三、 实验应用CCK-8试剂盒因其简便、快速、灵敏和安全的特性,已成为细胞增殖和毒性检测的“金标准”之一。其主要应用包括:
细胞增殖检测:用于评估生长因子、激素、药物等对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细胞毒性检测:这是CCK-8最核心的应用之一。用于评估药物、化学物质、纳米材料、环境污染物等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药物敏感性筛选:在个体化医疗中,测试患者来源的肿瘤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用药。
细胞活性/存活率测定:在细胞培养、细胞转染、病毒感染等实验后,检测细胞的存活状态
高通量筛选:由于CCK-8操作简便、易于自动化,非常适合用于96孔板或384孔板的大规模药物或基因筛选。
四、 标准实验步骤简介- 铺板: 将细胞悬液接种到96孔板中,设置空白组(只有培养基+CCK-8)、对照组(细胞+培养基)和实验组(细胞+含药物的培养基)。 
- 培养: 在细胞培养箱中培养至细胞贴壁/适应(例如,24小时)。 
- 加药处理: 向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待测药物。 
- 孵育: 继续培养一段预定时间(如24, 48, 72小时)。 
- 加入CCK-8: 每孔加入一定体积(通常是培养基体积的10%)的CCK-8溶液。 
- 孵育显色: 将培养板放回培养箱,避光孵育1-4小时(时间需预实验优化)。 
- 检测: 使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下测定各孔的吸光度(OD值)。 
五、 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灵敏度高: 检测限低,即使细胞数量很少也能有效检测。 
- 操作简便: “混合-孵育-检测”三步完成,无需额外洗涤或溶解步骤。 
- 重现性好: 水溶性产物避免了结晶溶解不均带来的误差。 
- 安全性高: 无需使用放射性物质或有毒的有机溶剂(如MTT法中的DMSO)。 
- 非破坏性: 对细胞毒性小,可用于连续动态监测。 
- 成本较高: 相较于传统的MTT法,CCK-8试剂的价格更昂贵。 
- 受代谢活性影响: 检测的是脱氢酶活性,间接反映细胞数量。如果待测物质本身影响细胞的代谢状态(但不一定导致死亡),可能会产生干扰信号。 
- 颜色干扰: 如果待测药物本身有颜色,或者会与CCK-8发生反应,可能会干扰最终OD值的读取。 
六、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vs. MTT法: 
- CCK-8优势: 水溶性,无需溶解步骤,更灵敏,毒性更小,操作更快捷。 
- MTT优势: 成本低廉。 
- vs. MTS法: 
- 两者原理相似,都是水溶性四唑盐法。但CCK-8通常被认为更稳定、更灵敏. 
- vs. 台盼蓝染色法: 
- 台盼蓝是直接计数死细胞,而CCK-8是间接检测活细胞。CCK-8更适合高通量检测,但台盼蓝能提供细胞形态学信息。 
CCK-8试剂盒是一种基于WST-8的先进、高效、可靠的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工具。其水溶性和一步法检测的特点使其在基础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检测等领域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极大地简化了实验流程并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开来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46309-1507623.html?mobile=1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