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也算是一家医学院校。一些信息化的服务感觉还有点意思。比如受控于学校IT部门的实验室电脑,性能还不错,是学校资产,我能用,但不能在上面装软件,没有管理员权限。需要安装软件,上学校官网找到类似信息化中心去发request,打一个什么ticket。你的需求,是要装什么软件,还是软件使用中报错问题……写清楚需求。IT部门的人会远程操控电脑帮你处理问题。必要的话,他们也可能到你实验室来当面处理。我挺好奇的,他们IT部门员工工资跟解决全院全校的tickets数量挂钩吗?"我"解决的用户问题越多,工作就越有成绩?你需要我们部门服务,需要某某服务,线上走请求。
有些问题简单,有些问题要难一些。比如我要在linux系统上装一个软件的请求。之前一直帮我处理问题的同事就不会搞,过了一天,另一位同事给我发来安装包,写明流程,注意事项,让我自己先弄。如果搞不定,他明早路过会到实验室来当面处理。这台linux系统的机器是不受it远程控制的。邮件里看得出来非常热心。好在我照说明安装完成,没有让他单独跑一趟。
这个打条子的思路让人挺受启发的。是不是在教学中,每个学校/院系也可以搞这么个网站。答疑解惑之类的。我高数这道题不会?上学校专门的数学答疑中心问,问题写清楚,拍照也有,问题来源,自己卡在哪一步。然后把问题发送过去。张老师、李老师就会去回答。回答学生满意了,这个ticket在院系那边负责老师就可以关掉,不然就还是在处理中的。给学生答疑不再只是任课老师的任务。这是N多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模式。如果建立合适的服务工具——如答疑中心之类的,就是一个学生的问题能对应N多老师。张老师不会的,李老师会。李老师没空去及时解决这个问题,王老师说不定就有时间解决了。
这些问题,师生之间,学校同事之间在线上的互动形成数据,说不准期末出题都有很好的素材。另一方面,也能成为工作量的依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时解决他们学习过程的问题。
学习过程中的困惑问题如果能及时得到解决,有助于形成正反馈,在一个学校形成良好的学风!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39368-149681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