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根
山耕谭葛 葛的繁育·葛栽培的肥料效应 施足基肥打好基础 稳施追肥增强效应
2025-10-20 08:37
阅读:1828

山耕谭葛

 

葛的繁育·葛栽培的肥料效应

 

施足基肥打好基础  稳施追肥增强效应

 

如前所述,植物从土壤中除了吸收水分外,还要吸收各种矿质元素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由于必需元素对植物生命活动影响巨大,而土壤往往不能及时满足植株需求,因此,施肥就成为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主要措施。“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句农谚对水分和矿质营养(肥料)在作物生产中的重要性作了恰当的评价。

 

葛施肥的原则与方法

应以重施基肥、稳施追肥、叶面补肥为基本原则。同时还要做到平衡施肥、配方施肥、绿色环保施肥(张鲁,2015;梁杰,2017;何明慧等,2020;彭斯文等,2024)。

 

施足基肥

葛生产中一定要施足基肥。有的葛根种植因特殊缘由,要两、三年才收获,这样底肥一次性施足则显得更为重要。

葛地上部分生长阶段分为幼苗期、旺长期和枯叶期,地下部分生长阶段分为块根形成期、块根膨大期、块根迅速膨大期和块根成熟期。幼苗期追肥原则应以氮肥为主,促进葛苗快速生长,藤蔓强劲旺发;旺长期应以磷钾肥为主,促进块根生长膨大;葛根离收获前1个月要停止施用化肥。

基肥的施用量要根据种植地块的肥力不同而定。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地每667m2施基肥如下: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kg,三元复合肥50kg,磷肥50kg;但每667m2施用的化肥总量不得超过200kg;可以加适量的农作物秸杆。

可选用有机长效型肥料作底肥。这些肥料多用植物秸秆、油枯等有机原料,通过生物发酵,科学配以氮、磷、钾大量元素和其它必需元素(如硫、锌等),辅以有机长效成分、氨基酸、黄腐酸和多种有益菌等,采用先进的造粒工艺精制而成。其多元素、多功效、超浓缩的特点,符合平衡施肥、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理念,具有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改善作物品质、省工省力、增产等效果。葛根施用有机长效型肥料的量要根据土壤肥力及目标产量确定;切忌肥料与根系直接接触,施肥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

 

及时追肥

合理及时追肥,对葛株的生长和产量的增加都有好处。但不同葛种植区,所用肥料种类变化较大。因此,应该根据当地条件、化肥特性和葛根的实际生长状况,以及经济条件,灵活掌握,不要千篇一律。追肥的总体原则是“不上竿不大量施肥”(肖旭林等,2017)。

追肥时应避免把肥水直接浇在茎的基部和叶片上,以免伤根损叶。在葛的整个生长期中可施肥2~4次。第一次待葛苗长到1米时,可结合浇水追1次极稀的粪水,粪必须充分腐熟。第二次是出苗1个月后,每亩施用尿素10~15公斤,促进葛苗生长。第三次在7~8月份,每亩施用氮、磷、钾复合肥40~50公斤,促进块茎增粗。常用的复合肥有磷酸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硝酸钾等。因葛根不耐肥,故每次施肥浓度不宜过大,且不宜施在根颈部,避免烧苗。在生长期还可进行根外追肥,可喷0.2% 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李少敬等,2005)。

黄日盛等(2017)介绍了广西粉葛肥水管理。一般来说粉葛可以遵循其生长情况每年对其进行4次左右的施肥。不仅需要施基肥,还需要在4月施返青肥、7月施复合肥,并且在浇水的过程中可适当的增加一定数量的磷钾肥,帮助块根生长。在落叶之后需开挖条沟以方便越冬施肥,此时主要是有机肥,既能够有效提升葛根在冬季的抗寒性,还能够确保其第2年进行生长时对养料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具体的施肥操作时,避免出现靠近根部施肥情况的发生,一旦距离根部过近容易导致烧根问题,葛根易出现黑皮黑心的现象,对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此外,在距离收获还有 1 个月的时候立刻停止所有的施肥。

 

追肥案例

下面以栽培密度1000株/667m的单行种植规格为例介绍葛根追肥的一种具体方法,其他栽培密度可以在此基础上酌情增减。

(1)第一次追肥

在葛苗移栽定植半个月左右,植株开始生长后追第一次肥(提苗肥)。可以选用复合肥按比例兑水淋施根部。如果使用尿素,施肥量每667m2用量 6kg,按照1:85兑水;每株淋施肥料水500mL。兑水后要充分搅拌,使肥料充分融化。注意不要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烧苗。选择晴天傍晚或阴天时追肥,淋施时肥料不能溅到幼苗叶子或嫩芽处。葛生长速度快,要及时追肥促苗快长,充分利用温度和光照资源。

(2)第二次追肥

可在葛移栽定植一个月左右追第二次肥,用尿素与磷酸二氢钾各一半按1:50比例兑水穴施。每667m2用量10kg,每穴淋施肥料500mL。施肥后2h内回土填满施肥穴,避免肥力流失。通常当葛藤长到1.5m以上的长度时,深扎的根系就可以吸收利用基肥养份。

(3)第三次追肥

葛根栽培中有插竿露根留葛环节。在露根留葛后可进行第三次追肥。在插竿的另一侧距中心10cm左右的地方挖穴。施肥穴按30cm×20cm长宽、深25cm左右的规格开挖。每667m2用量约30kg,每穴30g左右,撒施。肥料与穴内土壤搅拌均匀,勿成堆成团。施肥后回土将穴填满。

(4)第四次追肥

露根留葛40天后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第四次追肥。在第三次追肥的另一侧挖穴施肥,方法及施肥量同第三次追肥。注意每次追肥最好在雨前雨后土壤湿润时进行,使植株能快速吸收,肥效更好。遇上持续干旱天气,追肥后要及时浇水。

 

叶面喷施

叶面肥(foliar fertilizer)是通过农作物叶片表面施用营养元素的肥料类型,作为根系施肥的补充。叶面喷施后,其养分通过叶片表面的气孔或角质层渗透进入植物体内,直接参与新陈代谢与有机物合成,具有吸收快、效率高、用量少的特点,能显著促进光合作用并提高干物质积累效率。常见种类包括大量元素肥、微量元素肥、腐殖酸类肥、微生物类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及药肥类等。

如果是土壤施肥,各种营养元素首先被土壤吸附,有的肥料还必须在土壤中经过一个转化过程,然后通过离子交换或扩散作用被根系吸收;穿过根、茎的维管束,上升到达叶片;养分输送距离远,速度慢。采用叶面施肥,各种养分能够很快地被叶片吸收,直接从叶片进入植物体,参与新陈代谢。因此,其速度和效果都比土壤施肥来的快,可在短时间内使植株体内的营养元素大大增加,迅速缓解作物的缺肥状况,发挥肥料最大的效益。叶面施肥一般用量较少,特别是对于硼、锰、钼、铁等微量元素肥料,采用根部施肥通常需要较大的用量,才能满足作物的需要。而叶面施肥集中喷施在叶片上,通常用土壤施肥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要使肥料易于粘附在植物体表面,可在其中加入少许乳化剂,以增加附着力。为了使肥料在植物体表面存留时间长,吸收较充分,施用时间最好选择在傍晚,气温不宜过高。

 

灵活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葛根栽培中,一年生葛根快速的营养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氮、磷、钾等外源养分;而二年生葛根基本完成地上部分营养器官的形态建成,其生长主要是根部的膨大。此时葛根能够通过自身的固氮能力,基本满足生长发育对氮的需求,所以对外源氮肥的需求下降,过多的施加外源氮肥反而不利于其黄酮类等次生代谢有效成分的积累。

另外,有机肥和氮、磷、钾配施能显著提高土壤各种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葛根作为豆科植物本身具有固氮能力,而丛枝菌根真菌是土壤中普遍存在的一类有益真菌,能与80%以上的陆生植物形成互益共生体。研究发现,丛枝菌根真菌能强烈地刺激豆科植物的生长和根瘤的形成。在葛根栽培中,适当利用丛枝菌根真菌也是提高施肥效率的重要选项。研究发现,在葛根生长后期,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提高葛根产量。后期大田追施适宜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可减缓鲜食葛植株衰老进程,提高抗性,改善生理和营养指标,显著增加葛根产量(刘计权等,2014;吴超,2021)。

 

减量栽培

化肥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为促进作物产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化肥的过量施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降低肥料利用率,还会导致作物减产、品质下降、口感变差等不良影响。在稳产的前提下,要提高化肥的利用率,有效降低农业投入成本,从而减少农业生态污染,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葛的化肥减量栽培可从如下着手:(1)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是实施化肥减量、提质增效的主要途径。(2)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施肥,根据作物需肥量、养分吸收率、土壤供肥率等多种因素确定适宜的施肥方案,并针对性地补充各种微量元素,实现作物养分的收支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3)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根据葛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养分含量状况以及不同生长期的需水量,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4)采用新型肥料及改变施肥方式,如缓控释肥料、水溶肥料、液体肥料、生物肥料替代传统化学肥料,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变施肥方法,如推行化肥机械深施、肥水耦合技术等技术,可以实现葛根的化肥减量栽培。

 

 

image.gif 

 

植物主要从大气(通过光合作用等)和水中(通过根系吸收等)获得碳、氢、氧3种元素,其他元素则主要依靠施肥供应(AI生成)

 

 

image.gif 

 

必要时可以对葛叶面追肥

 

 

 image.gif

 

均衡施肥促进葛群体茂盛生长

 

参考文献

李少敬,刘学琦. 葛根高产栽培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5,(12):18-19. 

张鲁. 大巴山粉葛组织培养及低磷对其试管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D]. 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5.

刘惠芳.葛根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J]. 现代园艺,2015,(5):54.

梁杰. 粉葛无公害高产栽培相关问题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7,(20):99,102.

肖旭林,李集文,姚达行,谢铜波,郭日潮,徐莹莹. 粉葛栽培关键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0):64.

黄日盛,黄鸿华.刍议粉葛新品种的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37(13):77-78,92.

何明慧,杨远宁,王艳,王学礼,潘国飞,欧昆鹏. 有机肥对粉葛营养元素和产量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16):79-83.

吴超. 鲜食葛组织培养及追施KH2PO4对其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D]. 重庆:西南大学,2021.

彭斯文, 戴翠婷, 谢进, 徐瑞, 彭正明, 龙世平. 氮、磷、钾配施对葛根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4(4):153-158.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三根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38195-1506626.html?mobile=1

收藏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