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根
山耕谭葛 引子 食药衣用全身是宝 古今中外堪称唯一
2025-5-24 16:17
阅读:902

山耕谭葛 引子

食药衣用全身是宝   古今中外堪称唯一

你知道葛根吗?你见过葛根吗?你了解葛根何以与中华民族相伴万年吗?

葛在植物分类学上是豆科(Leguminosae)葛属(Pueraria DC.)的多年生藤本或草本植物。通常葛(Kudzu)是指葛属植物的总称或者葛的植株;葛根(roots of kudzu)是其地下膨大的块根,也泛指所有能够食用和药用的葛属植物。葛在全球广泛存在,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东南部和南部地区。在自然界的宝库中,葛根以其独特的药食两用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

葛是一种被中华民族认识悠久的植物,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和利用。考古研究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17000年前)的福建南部山区,奇和洞先民曾经以富含淀粉的葛块根作食用;新石器时代(6000多年前)的江苏苏州南部的吴县草鞋山,留下了先民用葛纤维织成的葛布御寒和掩体。大量的文献记载表明,从尧、舜、禹时期起,我们的先祖就用葛根、葛粉、葛芽、葛花充饥、治病;用葛的藤蔓搭建葛棚居住,制作葛床睡眠;用葛纤维纺布织衣、编鞋作巾。中国是葛的原产地,葛为华夏人类繁衍、文明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

葛是一种朝野官民广泛利用的植物,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有重大影响。周朝时,朝廷在中央设立“掌葛”官职,负责征收和掌管葛麻类纺织原材料,并有了“山农”之葛(织葛布)和“泽农”之葛(供食用)的区分。春秋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下令国中大规模种葛,令越女制成葛布,献给喜穿细葛布制成衣服的吴王夫差。三国时期曹操的第三子曹植在《种葛篇》还写下“种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阴”的诗句。孔子的《论语·乡党》有“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絺chī,细葛布;綌xì,粗葛布)庄子在《庄子·杂篇》中讲到“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

葛是一种魅力无比的植物,葛及其制品早已深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三千年前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十多篇诗歌写到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吟诵流传至今。无数的唐诗宋词与葛结缘。李白惊叹葛根的缠绵美丽,在《黄葛篇》中吟“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羃。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杜甫惊喜客人的到访,在《宾至》留下“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的诗句。杭州西湖边的白居易欲用葛粉款待贵客,在《招韬光禅师》中生动描绘了“白屋炊香饭,荤膻不入家。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的情景。北宋的苏东坡在扬州听闻好友林夫到灵隐寺寓居,作《灵隐前》诗戏曰“今君欲作灵隐居,葛衣草屦随僧蔬”。南宋的陆游多次在其诗歌中提到“葛衣”、“葛衫”、“葛巾”、“葛帔”、“葛屦”、“葛帐”等等葛的制品,如“水风吹葛衣,草露湿芒履”、“葛衫麦饭有即休,湖桥小市酒如油”、“江空袅袅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影”、“葛帔纱巾喜日长”、“渴爱餐浆美,慵便葛屦轻”、“水亭不受俗尘侵,葛帐筠床弄素琴”。

葛更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至今还在影响我们的生活。药食两用物品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发现的一些既能果腹,又能调节机体状态、预防疾病的物品。葛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药食同源两用植物。葛根的食用价值极高,早在唐宋时期葛在多地就被作为朝廷“贡品”;葛粉被称为“长寿粉”,优质的葛根与葛粉历来是皇室贡品。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饮食卫生和食疗专书、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编著的《饮膳正要》记述了“葛粉羹”制法。我国最早的医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葛根的性味和功效,应用于治疗疾病。东汉“医圣”张仲景的汉医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记载有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葛根黄芩黄连汤、桂枝加葛根汤等,作为经典名方流传至今。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认为葛根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还对葛的植物学特征、栽培、气味、主治、附方和食用方法等作了较全面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新版本再次明确规定葛根、粉葛作为我国药材基源材料,在成方制剂中,以葛根为原料的方剂高达90个。葛根既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又具很强的保健功效。国民在物质不断丰富的同时,更加追求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的全面健康,“大食物观”、“大健康观”的理念深入人心。葛可以当年栽种当年收获,也可据需要多年随时收获,真正“藏粮于地”、“藏粮于民”,不断丰富市民的“粮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和“药方子”。

葛还是一种从上到下都可利用的植物,综合效益前景可观。我国早就开始了葛的多种用途尝试。葛叶、花、根均可食药用,茎是先民最早利用的植物纤维之一。《周书》曰:“葛,小人得其叶以为羹,君子得其材以为締絡。”葛及其综合利用在农业领域、医药制品、食品加工、化妆品、饲料与纺织、园林绿化等等行业都有广阔的前景。葛的块根、葛粉是有名的食材,用葛作的菜肴、煲汤、主食、小吃、糕点琳琅满目;葛根、葛花加工而成的饮品不胜枚举;葛根、葛花、葛藤也用于医药的各个方面。葛也是有名的“饲药两用”植物,葛渣、葛叶及葛藤内富含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非常好的牲畜饲料。葛叶、葛藤长于地面,葛根埋于土内,可直接放牧,不影响葛块根收获。葛花营养丰富,可用于食品、药品、保健品等多种类型的应用。葛根中淀粉含量高,不仅可以用来酿酒,还可以生产乙醇,作生物燃料,安全环保。加工后的葛根渣可以用于培养各种食用菌。葛藤纤维可用于造纸、加工高档织品、编织与制作各种工艺品。葛根的提取物(含根、茎、花、叶)可以作为化妆品原料。

葛也是一种生长快、抗逆性强,具有抗寒、抗热、耐旱、耐瘠薄、抗病虫等特性,适应性广,产量很高的植物。葛是豆科植物,其根瘤可以生物固氮,被誉为防止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的“先锋”,维护生态环境的“卫士”。葛根富含异黄酮类物质、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不仅在传统医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是现代食品工业和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葛根的多重价值被逐渐发掘,其在医药、食品、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全面系统地介绍葛根的相关知识,可为葛根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葛根素来享有“南葛北参”、“亚洲人参”的美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葛根这一古老的植物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为人类健康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讲述葛的生物学特征、演化历史和地理分布、人类利用葛作食物、医用、其它用品,以及葛在华夏艺术、生活、政治、军事等的故事,从植物的角度解读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可展现植物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深刻影响。葛是人类从蛮荒走到文明探索的桥梁。在人类进化和探索过程中,葛为人类提供了无穷资源和可能,也为人类带来了无数惊喜和发现。至今,葛还在并将继续发挥作用。

“山耕谭葛”将陆续聊聊“葛”的前世今生、方方面面,抛砖引玉、挂一漏万,敬请关注指教。

image.gif

葛花

 

 image.gif

 

葛根

 

 葛藤蔓.png

 

葛藤蔓

 

image.gif

 

葛植株

参考文献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41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三根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38195-148703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上一篇
当前推荐数:4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