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ayzz0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dayzz01

博文

“为学者日益”体系下先秦儒家“德”的实践脉络

已有 484 次阅读 2025-6-16 11:3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为学者日益”体系下先秦儒家“德”的实践脉络

编号

姓名

身份

与《诗经》的关系

进于德的为学日“益”

1

老子

道家创始人

守藏史,管理典籍,考证和修复典籍‌。周朝重视民间诗歌采风。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爲,无为而无不为也,圣人之取天下也,恒无事。(《老子》)

过程:闻道——为学日益,闻道日损——无为——恒无事之“德”

2

孔子

儒家创始人,老子的学生

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删编《诗经》的目的性明确,著新史以“微言大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中“礼之用”、“为美”、“小大由之”的“行”、“知和而和”、“礼节之”之间有明确的“学”与“习”的关系。

3

颜渊

孔子学生,《论语》中“德行”之人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正》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

可以推断颜渊按照孔子的指示研习学问。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论语·先进》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

过程:闻道但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指未能“益”之。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论语·先进》)

   可以推断出颜渊的“为学日益”没有完成。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

通过颜渊流传下来的方法之一为“坐忘”,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后世子思学派有“慎独”的“舍体”,可认为为同一类。

4

曾参

孔子学生,《论语》并未将其列为“德行”之人,孔子去世时曾参26岁。

明确使用《诗经》、《尚书》等的时空德性的思维方法进行思考与论证。

以《大学》为“大学之道”实现“大学”与“人道”关系的“益”,目的是“止于至善”。

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

子思及子思学派

孔伋(前483年-前402年)

曾参学生,孔子的孙子

使用《诗经》、《尚书》等的思维方法进行君子的比拟和思考。

例如:《缁衣》一文中论述“美”从《诗经》的《缁衣》篇开始进行夫妻、为民、为臣、为君臣之“美”的阐述。

以《性自命出》实现“人道”的“命---道”的“益”;

以《五行》实现人道中“行”的“仁----圣”的“益”;

以《中庸》实现“命---教”的“益”,以“道”为中实现“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的天下至诚之“德”的“益”。

以《缁衣》实现从《诗经·缁衣》到为政之“德”美的“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32825-1489981.html

上一篇:应在学科尺度而非历史尺度之上对待先秦文化
下一篇:见风
收藏 IP: 221.176.15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8 1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