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本人撰写的工作体会和研究文章。微信公众号名称:大学教师之发展。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而且“学”的行为发生是受“教”的行为牵引的。教师的“教”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的“学”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既然由“教”带动“学”,自然“教”就是最常见的教学行为。
现在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看到教师的“教”,就冠以“填鸭式”教学,或者被片面地评价为“单向传授”的课程,或者被教学督导组评价为没有“互动”的教学。教师的“教”似乎被贬低化和边缘化了。
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认识,也是违反教学客观规律的认识,更是把教师逼到“花拳绣腿”式教学的境地和舆论。
清晰的讲解是所有教学方法应用的基础。不管你上课使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方法、BOPPPS教学方法、PBL教学方法等等,如果没有教师清晰的讲解,那什么方法也应用不起来,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也好,一门课的课堂教学也好,教师的讲解时间应该是占比最大的,而不是讨论。有一所学校的教务处负责人告诉我,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几乎是每次课都让学生们首先汇报(讲)课前学习内容和体会,结果学生告状到学校:究竟我们到学校是听教师讲课,还是听学生讲课,现在每次课都是学生讲、教师听,那教师是不是应该交学费给学生呢?学生的这种意见,折射了教师的讲解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期盼和重要性。
我可以中肯地说:忽视教师讲授的教学,是“放羊式”的教学,是含有很大“水分”的教学,是“偷懒”的教学,是不负责任的教学,肯定不是有效教学。我可以明确地说,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教,何来学。
清晰地讲解一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高层次思维活动。并非仅仅讨论才能激发学生思维,教师的讲解本身就是动力源,会引发学生思考;教师讲解本身就是催化剂,会激励学生思维拓展;教师讲解本身就是促进剂,会生成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互动;教师的讲解本身就是激活剂,会让学生平静的思绪掀起波澜。如果我们认真听过TED平台上几位中国学者的演讲,你就会发现,这样仅仅讲授的模式,多么地让我们全神贯注,是多么地引发我们思考甚至是长时间的思考。TED上很多的“单向讲授”内容甚至达到了“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的目标。如果把教师一节课中就采用讲授教学法这一种模式,简单地戴上“单向传授”“缺乏互动”“填鸭式教学”等大帽子,不仅是不公平的,更是不科学,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讲授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其独特的优势的。例如经过教师整理过的知识较完备且有组织性、使用方便且不受空间限制、教师能自如地掌控教学进度、教师易于维护教学秩序、方便提供最新信息或调整教科书内容,以及方便聚焦关键概念、理论和方法等等。况且讲授法并非没有适当的提问,只不过提问的方式多体现在设问和反问,而在设问和反问的过程中,学生一样是被引发思考的,而且是跟着教师的思维逻辑的思考。从语言表达艺术上讲,这些适时以设问和反问方式来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和让学生的大脑思绪翩跹的教师,都是教学中的高手。
讲授教学法依然是可以受到学生欢迎的。笔者现在常常承接教师培训课程,这些课程的上课模式,基本上就是单向传授,就是清晰的讲解。请看一些学员的反馈:
“我本来想听几分钟就去办其它事情的,结果一坐下来听课就再也没有起来过。”
“这两个半小时的课程,就如看电影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
“我听课中,担心有些话没有听到,连卫生间都没有敢去。”
等等。
谁说学生不喜欢讲授法?!
我这里的观点不是说其它教学方法比不上讲授法,也不是说讲授法就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我只是想为讲授教学法正名。只要我们弄清楚“讲什么”和“如何讲”,讲授法依然是非常好的教学方法,不能把它随意贬低。
最后引用北京师范大学李芒教授的话来佐证我的观点:“讲解式教学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诋毁与歪曲,已经发展到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悲惨境地。而有论者有意或无知地过分夸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翻转学习等方式的作用,造成了目前大学教师教育力的严重缺失,学生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引领和指导,教师作用受到严重限制。”
是应该大大方方为讲授教学法正名的时候了。
欢迎留言,以激发讨论;
欢迎转发,让更多教师参考和受益。
注:欢迎大家购买本人所著《大学教师卓越教学必读》《大学教学常见问题解答600》,购买请联络夏老师:13770697784(微信同号)
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本人从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体会。微信公众号名称:大学教师之发展。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庆章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25656-147216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