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三版:王婆卖瓜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怎么夸?夸是夸示、夸耀,即罗列、展示优点,吹牛不算。不吹牛,说实在的,就拿内容提要和前言说事儿吧。
李志林. 材料物理,第三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4
内 容 提 要
《材料物理》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教材,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奖(教材奖)一等奖获奖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市优质教材,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本书主要描述材料中的物理现象及其本质机理和应用。本书分为十章,分别是:材料的晶态结构、晶体缺陷、材料的固态相变、材料的固态扩散、材料的电子理论、材料的电学性能、材料的磁学性能、材料的热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光学性能。为便于学习使用,在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和习题。本书还附有“材料物理相关的一般现象和规律”的附录,启发读者深入理解材料中诸多物理现象的内在联系,激发读者的科学研究创新思维。本书还提供知识图谱、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材料物理性质的工程应用案例研究”教学方案、课程思政案例等电子资源供读者选用。
本书可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工科专业材料物理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相近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和参考书以及材料科学工作者和材料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第三版前言
本书第一版、第二版相继出版以来,越来越多的院校选用本书为材料物理课程的教材,表明了读者对于本书的特点和实用性的认可。使用本书的学生、任课教师和多位同行专家对本书贯通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紧密联系工程实际、适合工科学生的数理基础、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等方面的特点给予充分肯定。
本书第二版出版之后,我们在材料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进。本书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瑕疵甚至错讹,也有读者提出某些内容与作者商榷。基于此,在第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和阐述方式的增加和修订,主要体现在:第一,增加附录一:材料物理相关的一般现象和规律,引导读者在通读本书后思考各章节的内在联系、共同规律,期望读者能通过这些归纳、总结不再孤立地认识材料中的诸多物理现象,能够认识到他们共同的内在机制,体会到课程学习的思考方法,进而体会科学研究的某些思考方法,启发读者的创新性思维;第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提供了知识图谱、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材料物理性质的工程应用案例研究”教学方案、课程思政案例等电子资源供读者选用;第三,在部分章节增加了少量思考题或习题,包括编著者自创的内容扩展的思考题,便于读者通过思考和练习加深对本书内容的理解,并能从扩展的思考题体会材料物理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使读者学习后的收获不局限于本书内容;第四,更正了第二版中的不当之处和某些问题的叙述方法,使之更容易为读者接受;第五,增加了材料物理学科中近年来的进展。
本书仍然注意保持前两版浅显实用的特色,使之适用于工科学生。除了作为工科的材料物理教材外,本书还可以作为相近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和参考书。
编著者的学识水平有限,蒙读者对前两版书中的缺点、疏漏和错误提出商榷与批评,促进了本书质量的提高。希望读者能够一如既往给予同样的帮助,编著者对此不胜感激。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志林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22817-148140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