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是新疆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新疆小麦生产过程中经常遭受各种非生物胁迫,如干旱、盐碱、高温等,其中干旱是限制小麦生长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适度水分亏缺后,旗叶表现出超补偿效应,但是在滴灌条件下,土壤适度水分亏缺下内源激素调控旗叶衰老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
近期,石河子大学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团队蒋桂英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题为“Mild deficit irrigation delays flag leaf senescence and increases yield in drip-irrigated spring wheat by regulating endogenous hormones”的研究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JIA) 2025年8期正式发表。
该研究解析了分蘖期轻度亏缺(T1,60%—65%FC)下提高IAA、ZR含量,增强保护性酶活性,清除活性氧物质,有效减弱干旱引起的氧化应激,达到了延缓旗叶衰老的目的。同时该水分处理下提高各器官干物质重,优化产量构成要素,获得高产,可推荐为新疆滴灌春小麦节水高产的生产模式。
该研究采用裂区设计,以水分敏感品种新春22号(XC22) 和耐旱品种新春6号(XC6)为主区;以充分灌溉对照(CK,75%—80%FC,FC为田间持水量),分蘖期轻度亏缺(T1,60%—65%FC)、中度亏缺(T2,45%—50%FC),拔节期轻度亏缺(J1,60%—65%FC)、中度亏缺(J2,45%—50%FC)为副区。T1处理下XC6旗叶SOD、POD、CAT、Pro较CK平均高11.14%、8.08%、12.98%、3.66%,J1处理下依次较CK平均高6.43%、4.49%、7.36%、2.50%;T1处理下XC6旗叶IAA、ZR、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较CK平均高10.50%、5.79%、3.10%、8.84%、3.78%、10.52%,J1处理下依次较CK平均高5.36%、3.94%、2.40%、3.72%、1.37%、4.46%;与水分敏感型品种相比,耐旱型小麦更有利于促进旗叶保护性物质、IAA、ZR、各器官干物质重、产量构成因子和产量的提高。
石河子大学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团队蒋桂英教授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车子强硕士为第一作者。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422)资助。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月刊。创刊于2002年,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JIA主要栏目有作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刊稿类型有综述、研究论文、简报以及评述等。全部论文在Elsevier-ScienceDirect (SD) 平台OA出版。最新SCI影响因子4.4,位于SCI-JCR农业综合学科Q1区。中国科学院分区农林科学1区。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科协等部委 “提升计划”“登峰计划”“卓越计划”项目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9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