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ning01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JIA) 论文分享

博文

JIA|云南大学植物驯化与分子育种课题组—长雄野生稻不同组织来源的内生细菌促进多年生稻的生长发育

已有 290 次阅读 2025-4-27 10:42 |个人分类: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是一种来源于非洲且具有优良性状的野生稻,同时也是多年生稻多年生性的供体。植物内生细菌对寄主的健康、适应性进化和胁迫耐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多年生的长雄野生稻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其对衍生后代多年生稻的促生作用目前还未知。

近期,云南大学农学院植物驯化与分子育种课题组完成的题为“Endophytic bacteria in different tissue compartments of African wild rice (Oryza longistaminata) promote perennial rice growth” 的研究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 2025年3期正式发表。

640.png

该研究深入分析了多年生的长雄野生稻不同组织中内生细菌的多样性、物种组成、网络结构及代谢功能。通过分离和鉴定发现,97%的长雄野生稻内生细菌菌株具有植物促生功能。其中,高产吲哚乙酸的菌株对多年生稻具有显著的定殖和促生效果。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多年生的长雄野生稻内生细菌微生态及其作用,表明长雄野生稻具有丰富的内生细菌资源,可开发为多年生稻的微生物菌肥,契合衍生后代多年生稻绿色可持续性的栽培模式。

研究表明,长雄野生稻为内生细菌提供了不同的组织生态位,其中根部内生细菌群的结构和功能相较于茎部和叶部内生细菌群更为复杂且功能多样化。不同组织中的内生细菌群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标记细菌属,如根部生物标记内生细菌Paludibaculum、Pseudactinotalea、Roseimarinus等;茎部生物标记内生细菌Blautia;叶部生物标记内生细菌Lachnospiraceae NK4A136。从长雄野生稻中分离的163株内生细菌菌株具有解钾、溶磷、固氮、铁载体、产吲哚乙酸或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脱氨酶的促生功能。选取12株高产吲哚乙酸的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路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ludwigii)、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居泉沙雷氏菌(Serratia fonticola)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接种于多年生稻籼稻和粳稻品种。结果发现,大部分菌株能稳定定殖于多年生稻,并促进寄主形成强壮的根系,提高寄主的光合效率、生物质量和营养吸收能力。另外,2株阴沟肠杆菌菌株对多年生稻籼稻和粳稻品种的生长表现出了基因型依赖作用。

1.png

图1 长雄野生稻的组织分化影响了内生细菌的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

2.png

图2 长雄野生稻内生细菌具有多种植物促生功能

3.png

3 高产吲哚乙酸的菌株对多年生稻的促生效果

云南大学农学院已毕业硕士研究生唐锐田青霖为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秦世雯副教授、黄立钰教授和胡凤益研究员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593和32060474)和云南省科技厅项目(202101AT070021和202101AS070001)的资助。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095311923004288

Cite the article:Rui Tang, Qinglin Tian, Shuang Liu, Yurui Gong, Qingmao Li, Rui Chen, Linglin Wang, Fengyi Hu, Liyu Huang, Shiwen Qin. 2025. Endophytic bacteria in different tissue compartments of African wild rice (Oryza longistaminata) promote perennial rice growth.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4(3): 1001-1016.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月刊。创刊于2002年,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JIA主要栏目有作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刊稿类型有综述、研究论文、简报以及评述等。全部论文在Elsevier-ScienceDirect (SD) 平台OA出版。最新SCI影响因子4.6,位于SCI-JCR农业综合学科Q1区。中国科学院分区农林科学1区。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科协等部委 “提升计划”“登峰计划”“卓越计划”项目支持。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18084-1483608.html

上一篇:JIA | 中国农科院牧医所陈继兰研究员团队分析与鸡性成熟及其杂种优势相关的全基因组circRNA信号
下一篇:JIA|济南大学秦余香教授课题组论证TaFLZ54D与TaSGT1、TaPP2C互作提高小麦耐盐性
收藏 IP: 124.17.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8 0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