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我国特有的多年生木本药用、观赏植物,具有1000多年栽培历史。近年来发现牡丹种子出油率高,且牡丹种子油中不饱和脂肪酸(UFAs)超过90%,其中α-亚麻酸(ALA)相对含量高(w~45%)。油用牡丹为新型木本油料作物,现有品种的种子产量普遍较低,其高产育种急需突破。随着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快速驯化新作物已成为可能。但目前牡丹种子产量分子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标记方面,可用于牡丹种子高产育种基因操作的候选基因几乎未见报道。
近期,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成仿云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题为“PrDA1-1 and its interacting proteins PrTCP1/PrTCP9 in flare tree peony affect yield by regulating seed weight and number” 的研究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 2025年2期正式发表。
该研究首次在‘京红’紫斑牡丹全基因组中鉴定出三个PrDA1基因,其中PrDA1-1为AtDA1的同源基因,包含UIM (ubiquitin-interacting motif)、LIM (Lin11, Isl-1, and Mec-3)、DA-like三类保守结构域。PrDA1-1相对表达量在种子发育前期与后期较高,在拟南芥中组成性表达可减少种子数量、增加重量,但降低产量。PrDA1-1与PrTCP1&9在酵母和植物中均互作。在拟南芥中组成性表达PrTCP1&9增加了种子重量和数量、使产量提高。
本研究鉴定出调控种子重量和数量的PrDA1-1和PrTCP1&9基因,为改良牡丹种子产量提供了新的基因资源。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何春艳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成仿云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D1000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446)和北京林业大学“5·5工程”科研创新团队项目(BLRC2023A06)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ia.2024.10.001
Cite the article: Chunyan He, Fangyun Cheng. 2025. PrDA1-1 and its interacting proteins PrTCP1/PrTCP9 in flare tree peony affect yield by regulating seed weight and number.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4(2): 610-622.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月刊。创刊于2002年,现任主编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化兰。JIA主要栏目有作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刊稿类型有综述、研究论文、简报以及评述等。全部论文在Elsevier-ScienceDirect (SD) 平台OA出版。最新SCI影响因子4.6,位于SCI-JCR农业综合学科Q1区。中国科学院分区农林科学1区。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科协等部委 “提升计划”“登峰计划”“卓越计划”项目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1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