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铭瑞
大脑的运行机制
2025-8-9 20:23
阅读:416

大脑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如下要点:

(1)大脑最关键的功能是学习。

(2)它学习的方法主要是适应。

(3)它的运行机制是通过遇到问题——尝试解决——调整再调整——直到适应(无论是否正确解决)——建立简化模型——进入舒适的节能状态,再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快速给出适应的状态。

这样运行的最终结果是会出现惯性(交给爬行脑来运行),个体的行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按既有模型运行。由此,人产生了惰性。

个体的大脑,在一定知识容量的条件下,遇到问题需要理解并给出答案时,它自主地把遇到的问题“适应”到已有的知识当中,给出一个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不符合逻辑的想法——如果个体觉得这个想法是个好点子,那就叫“灵感”,否则,产生不太好的想法就会让人忧心忡忡,形成焦虑。

把个体放大的组织,在决策过程中,遇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发布文件或非正式约定)——调整——适应——形成业务流程——成为工作共识,形成习惯,甚至形成一种文化——集体由此产生了共识,这是不容易改变的开始。

根据前文,战略智商有不同层级,初级战略智商的组织不知道战略为何物,尽管有时还会假装很懂但其实也未抓到战略的真谛。中级战略智商的组织,有战略目标,有风险识别能力,有判断力,但是,由于组织产生的惰性,以及各部门长期形成的工作习惯,组织表现的缺乏决断力,无法做出改变的决策,不愿意或不能做出立刻改变的决定。高级战略智商的组织,时刻观察全局的趋势和变化,随时以简化而灵活的资产准备迎接变化,全体员工对各自的职能、职责非常清楚,真正做到上下同欲,齐心协力,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现状和未来。可以说,这些具备高级战略智商的群体,他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迎接环境的变化,随时准备应对。高级战略智商的群体就好似一个灵活的大脑,积极乐观,充满学习的好奇心和渴望。

战略的制定离不开人的需求。

人的行为来自大脑。

组织的目标离不开人的需求,组织的决策也是面对问题,不断学习,不断调整和适应迭代的过程。

个体大脑的学习和决策,群体大脑的学习和决策,机制是否相同?

社会学家怎么看?

脑科学研究学者怎么看?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黄铭瑞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13535-149707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