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
从弗洛伊德到阿伦特
2024-5-6 18:10
阅读:314

(2007-09-24 22:02:15)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讲,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文集》,第284页

    爱因斯坦博士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那是因为人类已经有意识地具有了知识,可是人类却无法有意识地具有想象力。然而,当下有一些小人物却郑重其实地、大言不惭地、机械地模仿说什么“创新比知识更重要”。最可悲的是,这些人甚至都不了解“创造是复制的误差”,这样的简单道理,就敢喊出“创新比知识更重要”的无知口号。

    作为人类本身的精神能力,每一个心理活动,都取决于将感官所不能控制的东西呈现出来。人类的这种呈现当前不在现场东西的能力,是精神的唯一能力和最重要的力量。人类关于精神的所有经验都是来自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经验的隐喻,既是所谓的“想象力”。灵魂三角形是由思维、意愿、判断三种基本的心理活动所构成,尽管他们之间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但是他们归根结底还是相互独立、不可能相互派生的,所以才构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稳定性和冲动。

    柏拉图先生认为:“灵魂是不可见的,因为灵魂用于认识一个可见物质世界中的不可见事物”。人类无法展现灵魂,但是灵魂却有办法让人类痛苦,在“高峰体验”的时候,灵魂征服人类,即痛苦和快乐之征服。灵魂的不可见性就如同人类的内脏(即五脏)器官之不可见一样,就象人类内脏之运作或者停止的时候一样不可见,人类可以意识到内脏的存在、运作和停止,但是人类绝对没有办法控制他们。其实,人类不但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看不见的东西,同样也没有办法完全控制自己看得见的东西。

    精神的唯一外部表现就是“心不在焉”,这是一种明显对周围世界的漠视、一种所谓的“禅定”入境时之境界或者状态、一种不能认识到当下发生的周围事情之消极状态。灵魂虽然呈现出“自我”来进行思维、意愿和判断,进行思维、意愿和判断的“自我”虽然知道自己是主动的,但是仍然缺乏以某种方式显现的能力和力量。这使我联想到古今中外的“圣贤隐士”、“僧人道士”,他们的“隐居”和“呈现”,大概就类似于灵魂这种心理活动,本来不可“呈现”而又按耐不住地“显现”之矛盾一样吧。

    吾一生研究计算机应用,趋近于计算机科学,几乎伴随了计算机这个东西的成长和衍变。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方法、方法论,其原形却是来自人类无意识的梦想,并且将梦想这种无意识状态形式化为信息融合的手段而展现:

  • 组合(Combination)

  • 相关(Correlationship)

  • 联想(Association)

人类所创造的任何机器也都将最终趋近于满足人类自身的功能之需要和要求,或者说越来越象人类自己。人类所有的方法论毫无疑问地又都是在模拟人类灵魂中思维的那些不可见的工作模式。

    机器在模拟和复制着人类的肉体,人类的肉体在模拟和复制着人类的灵魂。反过来讲,人类的灵魂创造和复制了人类的肉体,人类的肉体创造和复制了机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海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125-143292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