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枭雄沉浮
第16节 崛起之路——曹操(3)
曹操可能没有负吕伯奢,但却实实在在负了鲍信。
最负曹操的人,却是罗贯中安排曹操那句话的见证人——陈宫,这件事我们随后再说。
当然,曹操最负的,却是他自己年轻时候的雄心壮志。
(1)明明是184年骑都尉曹操奋力为国家讨的“贼”,却在192年冬季12月(按通鉴)成了自己的军队。
(2)明明是关东义士为了国家大义而共同征讨的对象——董卓集团及其后继者李傕、郭汜,曹操却不得不和他们眉来眼去。
第二件事又是怎么回事呢?绕来绕去,绕不开“钱粮兵马”战争四要素。
曹操收降黄巾军之后,“兵”与“马”有了,但与之配套的“钱”与“粮”,却令曹操焦头烂额。本来,曹操是没准备动用自己的家产去养这些兵的,他想要就地征税的权力,想求长安新政权实授“兖州牧”。
说好听点,“奉天子以令不臣”或者“奉天子不奉李傕”;说不好听点,和李傕、郭汜集团开始眉来眼去,勾勾搭搭。
啊?!“奉天子以令不臣”“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东迁,那不是196年7月到10月才发生的事情吗?
不是的!这句话是毛玠于192年年底,曹操刚刚收降青州兵的时候就说了。
易中天先生还提到了袁绍谋士沮授的第三种提法,并说这些口号的差异,“高下立判”。
其实并不是这样,天子实实在在、牢牢固固被李傕和郭汜“挟”着,毛玠也不可能预判4年后汉献帝居然能活着返回洛阳。这时候向曹操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是有点傻傻的、不知天高地厚的感觉?因为除了“奉”还是“奉”,没有选择的余地。
此时的荀彧,正在袁绍处;此时的荀攸,因牵涉进了诛杀董卓案被飞熊军关在长安的监狱里;此时的程昱,在刘岱死亡之后正在投奔曹操的路上;此时的郭嘉,谁知道在哪里猫着,反正比前3个更晚。能帮曹操出主意的只有毛玠。所以,不要再争论什么“高下立判”了,除非古代有手机。
那是不是毛玠就是唯一的明眼人呢?不是的,有人更早。
在三国演义上说的是,董卓被杀之后,飞熊军旧部于192年6月短短一个月迅速击溃百战百败的吕布,然后几个人写了一些索要官职的小纸条交给城楼上的汉献帝,官职得到了,一个个心里美滋滋地去安葬董卓去了。
实际上不是这样。如果董卓的叫做“长安政权”,王允的叫“新长安政权”,李傕和郭汜的叫做“新新长安政权”。192年长安三易其主,这个“新新长安政权”的军事首脑安排,是3个月以后的事情。【(192年)九月,以李傕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假节;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骠骑将军,皆封侯。】
可见,军衔方面是张济>李傕>樊稠>郭汜,和我们想得不太一样。
这时候嗅觉最敏锐的是谁呢?就是后来被三大草包军参谋之一的郭嘉讽刺为“座谈客”的刘表。【(192年)冬,十月,荆州刺史刘表遣使贡献。以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
扣除襄阳——西安的里程,和当时混乱的山贼剪径等,刘表做出英明决断的时间,应当不超过1天。毕竟,刘表要派使者见皇帝,是带着惹眼的【贡献】的,也有被劫走的可能性。所以,短短1个月,长安军事人事的任命结果从西安传入襄阳,刘表遣使到西安奉天子,李傕、郭汜派发给刘表的委任状又反馈到襄阳。你说,刘表岂是所谓的“座谈客”?
曹操和毛玠则慢了半拍,或许是受到了刘表已经成为“荆州牧”的启发,终于开始于192年12月去派使者了。但刘表可没参加什么讨董战争,而曹操却是李傕和郭汜以前的仇人,能下定决心去“奉天子”,是需要下决心的,冷不防使者就被杀了。
不废话!上文言文(姓氏已加上):
【毛玠言于曹操曰:“今天下分崩,乘舆播荡,生民废业,饥馑流亡,‘公家无经岁之储’,百姓无安固之志,难以持久。夫兵义者胜,守位以财,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
曹操纳其言,遣使诣河内太守张杨,欲假涂西至长安,张杨不听。
定陶董昭说张杨曰:“袁绍、曹操虽为一家,势不久群。曹操今虽弱,然实天下之英雄也,当故结之。况今有缘,宜通其上事,并表荐之,若事有成,永为深分。”
张杨于是通曹操上事,仍表荐曹操。
董昭为曹操作书与李傕、郭汜等,各随轻重‘致殷勤’。李傕、郭汜见曹操使,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诚实,议留曹操使。
黄门侍郎钟繇说李傕、郭汜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兗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李傕、郭汜乃‘厚加报答’。】
从上文可以看出,(1)毛玠提出的奉天子,关键还是为了“钱”。(2)驻守河内的张扬,是一个关键交通枢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死活不让过。(3)董昭和钟繇为曹操立了巨功。(4)曹操‘致殷勤’了,不算晚;李傕、郭汜也“厚加报答”了,没有难为曹操。
还有没有奉天子的呢?还有陶谦,不过又比曹操实授兖州牧之后慢了3个月。【徐州治中东海王朗及别驾琅邪赵昱说刺史陶谦曰:“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贡。”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诏拜谦徐州牧,加安东将军,封溧阳侯。】
又一个具备放养式管理、自由收税养兵的“牧”。
公孙瓒没有“奉天子”,一是因为他要成为“牧”,刘虞的“牧”就必须下台,辖区在一块,当时还没有“正牧”和“副牧”。第二个原因是,公孙瓒的实力太强大,已经强大到了可以以一个市级保安队长的身份,将多个手下安排省长的地步了!早在191年冬的东光之战结束后,【瓚乃自署其将帅严纲为冀州刺史,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兗州刺史。】。刘备的“平原相”,也是公孙瓒任命的。这样的人,本来就可以征税拥兵,再追求个“牧”这样在公孙瓒看来是虚职的身份,并不需要。
这时的刘焉已经死了。刘璋为什么不去奉天子呢?因为在“新新长安政权”还没暖热,又有人想创建“新新新长安政权”了,这就是马腾和韩遂,刘璋的2个哥哥当时都是内应。军事能力、政治能力远强于诸葛亮的李傕,又迅速击溃马腾、韩遂联军。刘璋这个时候之所以不去奉天子,也不仅仅是张鲁就象一个顽固性痔疮阻塞着益州-汉中-长安之间的交通,而是去了就有可能被逮个正着,就地正法。
袁术和公孙瓒的性质相似。刘虞本来就是幽州一把手,响应一下号召就可以了。
所以,该去的都去了,不该去的刘璋没有去。
所有的诸侯,都根据自己的需要,该奉的奉,不该奉的不奉,没有人是傻瓜的。
但是,英雄都是不拘小节的,袁氏集团和公孙瓒听说了曹操恐怖的30万青州兵,不管“择精壮者”比例是多大,开始了联合绞杀战。
当太傅马日磾及太仆赵岐持节劝和时,公孙瓒似乎忘了公孙越的死亡和界桥之耻了,马上和平谈判。
袁术的南阳郡也不待了,向着东北的兖州进军。
公孙瓒派遣部下刘备和陶谦,从东北方向和东南方向实施直接进攻。
黄河下游西北岸,投靠到袁绍麾下的常败将军吕布,还在傻乎乎地征求袁绍的意见,要不要派自己带领蒙古兵,去救救袁绍的“盟友”曹操?袁绍只能笑笑。
同时在微笑的,还有盟友刘表,高手毕竟是高手。
袁绍和刘表,从未把任何人当平起平坐的盟友,曹操困急了,袁绍鼓励曹操投靠过来(被程昱劝阻);200年春季徐州刘备呼救,人家袁绍仍然是同样的话:“可来相投”。海纳百川,什么人都可以来投靠,但是,让我的海水疏通一些放到你的海水里,那是坚决不答应的。
“择青壮者”实在是太厉害了!刘备在高唐被击败,躺在地上装死人躲过一难;客场作战的袁术被揍得狂奔疾驰1600里,直到寿春(当时这个地方叫“九江”)再喘一口气。陶谦当然是一如既往地百战百败,但是,他的釜底抽薪之计,站在袁氏集团和公孙瓒的立场上,却是太厉害的成果。
正史记载的曹嵩准备运送给曹操的战略物资数目更夸张,【辎重百余车】,到三国演义上却变成【40余车】了。人家明明说了这是“辎重”,为什么总有人理解为曹家的金银财宝、不义之财呢?类似的还有董卓的郿坞里的军需仓库。
为什么袁绍和刘表不去救援?这就是高手和低手的差别。
或许曹操听闻193年正月袁术离开南阳的原因是横征暴敛,又被刘表断了粮道。了解到即使实授兖州牧了,疯狂地在兖州征税也不是久远之计。于是,才通知曹嵩,于193年夏6月转运战略物资,没想到被陶谦釜底抽薪。
周围战事渐渐平息的情况下,曹操与陶谦的中原大战,却是每到2-3个月就开打一次。于是,寄生蜂刘备和关东第一搅屎棍吕布,便开始打着援助的旗号、牵制曹军的旗号粉墨登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为争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12267-146861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