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远,边境及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山区,肯定需要支教,在一些特殊时期的特定情形下,一种特殊的“支教”所带来的效应可达半个多世纪。比如有个现代史明显的实例,是在中国抗战时期,东北、华北地区的大学纷纷向西南地区转移,先是云南较多,后是又多集中于重庆,我不敢说这給当地带去了文化上翻天覆地的改变,至少影响是巨大的。而在当时,河南的大学也是向本省的西南山区方向转移,主要是西峡、淅川和内乡一带,由于战争的影响,招生的学生主要限于当地及附近地区,当然毕业以后也以在当地就业为主,即使抗战胜利后,有部分人向全省全国分散,但留在当地的仍然不在少数。因而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该地区的文化水平,经济方面的改善也不能算少。时至今日,从每年的高考成绩看,这三个县不仅在本地区名列前茅,在全省也处于上等水平。这样的实例虽然来自于一段悲惨屈辱的民族历史,但从某个说明了支教所带来的积极作用。
全国应在国家层面上对那些特殊的省区进行支教,各省对各自的省区内偏远山区进行支教,形成一种制度,可能是快速改变全国、各省内教育文化不平衡,缩小教育不平等的一种有效途径。全国性的师范大学,负责国家层面上最需要省区县乡的支教,负责招募和组织实施,跟踪评估,各省的师范大学负责组织实施各省最需要县乡的支教,各地区或地级市的师范院校组织实施自己本区域内的支教,包括招募和接待来自国际上、外省区的、外地市的支教,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应该是有较大价值和积极意义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8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