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对2015年中国大学的三大期盼

已有 4121 次阅读 2015-1-9 09:48 |个人分类:高教史料|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Mooc, 现代大学制度, 大学期盼

回忆下我近几年的期盼,总感觉到失望更大些。但终归在进步,我所期盼的一些现象,有些有了很大好转。如大学信息公开,2014年有了进展,高校有了信息公开清单;学院改革,2014也有了进展,复旦正在试行学院自治;学术委员会,在2014年也有了本质变化,它在法理上成为大学学术的最高决策机构。2015年,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盼显得很无力。思考很长时间,还是写三个期盼吧。但最终觉得,这期盼实现起来好难。

一盼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运行良好

近几年,中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步伐正在加快。这些法规包括:《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2012年实施)、《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2012年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2012年文件)、《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2010年实施)、《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2010年修订)。201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深入解决“四风”突出问题的有关规定》、《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直属单位财务队伍建设的意见》等。同时,至2014年11月19日,教育部已核准了47所高校的大学章程。

从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讲,这些法规已经可以调节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并规范了各主体的权力与义务关系,从这个角度讲,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型。这个制度体系的核心要素是“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依法办学、社会参与”。其突出的特征是:“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党政合作”。这其中主要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高校章程,推进依法治校。第二,高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动摇。第三,学术委员会会是高校内最高学术机构,统筹行使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切实落实教授治校。第四,完善了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明确了理事会、教职工代表大学的权力与义务。第五,坚持信息公开制度,实施高校信息公开清单制度,让高校治理在社会监督下运行。第六、依法推进高校改革,探索以扩大学院自主权的为代表的高校综合改革。以《复旦大学关于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代表。随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再度被强调,“学术委员会章程”公布实施,“信息公开清单”公布,我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已经成型。

2015年,我期盼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在运行上有一个好的效果。主要的期盼有:第一,书记校长分工明确,实现制度设计的“党委决策、校长执行”;第二,利益相关者有更好的参与机制,特别是一些大企业、科研院所有一个参与大学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的平台,真正实现大学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第三,学术委员会真正行使其学术事务最高决策者的角色,而不只是一个摆设;第四,高校信息公开更彻底,大学运行可在社会和师生的良好监督下、阳光下运行;第五,学院成为教授治校的试验田,成为有责任、负责的办学实体,实现大学由“校办学”向“院办学”的转变。

二盼MOOC一路走好,私人定制和泛在学习成为可能

 伴随着MOOC、翻转课程、微课的流行,在线教育正在影响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评判。人们对未来高等教育的状况产生各种各样的预言。虽然我不相信在线教育可以颠覆传统的高等教育,但我相信网络课程的学分认证将带来世界高等教育的革命。学习者将突破时空限制,获得他想要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所大学的学历和学位,只要他获得足够的网络课程学习成果认证。这为时不会太远。目前,国内一些大学仍然不重视网络课程的开发。他们不愿意相信,美国大学推出的免费MOOC有其更深广的意义。但实践最终会证明,MOOC是一种潜在的大学阵地占领。在免费的旗帜下,它在广收学生。直到有一天,那些没有网络课程的大学会发现,自己大学中的学生都在网上学习美国的MOOC,自己的教授只可以辅导了。由是,我们甚至可以断言:不重视网络课程开发的大学将沦为培训机构。今天的大学重视网络课程开发,重视学习平台建设应该是一个明智和理智的选择。在线教育将带来学习形式、学习效果、学习结果的变化。但现代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也是世界性的一个问题,更是世界性的社会学、信息技术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课题。有人说,美国日本的教育信息化停滞了十年,中国目前的教育信息化也处于停滞状态之中。原因之一就在于信息技术对学习效果的提升、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对课程体系建设没有产生革命性影响。从网络课程建设角度上讲,目前的网络课程建设大部分是实体课堂的翻版,没有真正意义上革命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没有产生预想的变化。人们对他们的认识仍然没有进入理性状态,更多地是表层的感性认识。在线教育背后的“狼”似乎离我们很远。而实际的情况是,“狼”可能已经到了家门口。我们国家正在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争夺的战场。

为了应对目前的状况,也为了今后在世界高等教育市场上占有我们应有的份额。我们应该关注在线教育,关注网络课程的开发。在线教育是既是教育的平台,也是未来教育的战场;网络课程是既是在线学习的必须品,也是战场上的诱饵。我们应该按未来在线教育的终极目标与原则开发网络课程。

2012MOOC元年始,国内就积极跟进。20144月,上海交大推出中文慕课平台,19所大学将实现“好大学在线”学分互认。5月,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全国高校均可通过此平台进行MOOC课程建设和应用。北京大学已推出35门慕课课程,有50多万人选修。清华大学公布的数据则显示,该校自创的首个中文慕课在线学习平台“学堂在线”开办一周年已上线69门课程,选课人次超57万。但综合来看,目前中国大学对MOOC的重视仍仅限限985大学,一般大学在这方面起动慢,认识也不到位。2015年我期盼:第一,更多的高校重视MOOC开发建设;第一,更多的高校重视MOOC学习的私人订制性和泛在学习性;第三,在MOOC资源共享方面、学分互认方面、学分银行方面取得进展。

三盼应用技术大学得到健康发展

600所新建本科学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是2014年吸引眼球的一件大事。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有:第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召开。19日至10日,教育部在黄淮学院举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参加会议。第二,形成《驻马店共识》。425日至26日,以“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主题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2014年春季论坛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开幕。参加论坛的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共识》指出,178所高等学校聚集驻马店,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以产教融合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178所高校愿意成为这一改革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第三,国家顶层设计完备。自2013年初以来,我国就已启动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工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35所高校为此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现在联盟成员已达110所高校。2014年,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更是列入教育部重点工作。教育希望通过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试点,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扩大地方高校在招生考试、专业设置、教师聘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并以此为突破口系统研究提出“十三五”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目标、政策措施和重大制度安排。第四,各省行动迅速。916日,湖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11所省属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转型。四川计划3年引导200个本科专业向技术转型;河南也拿出了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的具体方案。第五,新建本科院校积极。目前,我国自1999年以来“升本”的地方高校有640多所,占全国本科高等学校的55%左右。其中,一大批新建本科高校办学定位不明、专业特色不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严重,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教育部倡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并为转型创造了较为优越的条件,地方院校在转型问题上表现出较大的积极性。

2015年,我期盼我国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健康运行。第一,申请加入者,不只是为了待遇(如获得特别转型经费、硕士生授权资格等),更是一种发展路径的理性选择;第二,高校与企业之间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共同育人方面取得更大进展,希望有法律出台,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作为责任和义务;第三,中国需要大批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希望一些相对水平较高的大学也能积极参加到这一行列中来,而不只是新建本科院校。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436-857698.html

上一篇:在线教育的终极目标与网络课程建设的几个原则
下一篇:大学与市场之间边界的式微与泛滥:中国大学治理模式演进关注之九
收藏 IP: 123.15.50.*| 热度|

5 赵星 刘淼 李莉 毛宁波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