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锋
量子力学可能的错误之处!
2025-8-28 09:16
阅读:496

量子力学有没有问题只在于一点,那就是真实的空间中是否连续着物质。如果没有连续物质,量子力学就没有问题,如果空间中存在连续物质,那么量子力学问题就大了。就象爱因斯坦说的那样:“我认为这样事情完全是可能的,物理学不是建立在场的概念之上,就是说不是建立在连续结构之上,这样一来,包括引力理论在内的我的整个空中楼阁以及现代物理学的剩余部分就没有什么会保留下来。”

那么空间中是否连续着物质呢?这就牵涉到对光速不变现象的解释!

当年爱因斯坦基于光速不变现象否定了以太观,但以太观本身就是一个四不象的学说,它自身有着明显的缺陷,被否定是一种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空间中真的没有连续物质。最典型的是爱因斯坦,他在狭义相对论中否定了以太观,转身就在广义相对论中重新引入了以太观。因为作为一个有哲学头脑的科学家,宇宙万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如果落实到物质的相互作用之上,空间中就一定连续着物质。

那么以太观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们拿它和中国的气一元论做一个比较就知道了!

在对空间的认识上,气一元论认为空间中连续着不对称运动的统一物质,万物都是在反抗这种不对称运动中存在的。当然这也意味着空间中连续物质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它按照系统学规律进行分布,即越接近中心物质密度越大,越远离中心物质密度越小,直到与它所依赖生存的空间相平衡。而以太观则认为空间中静止不动地存在着以太,它和实体没有任何有关系。

在对实体的认识上,气一元论认为万物都是由同一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或者说统一物质本身是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而以太观则认同原子说假设,认为万物是由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组成的。

在对实体和空间关系的认识上,气一元论认为实体是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的不同花样,空间是统一物质的混沌状态,两者之间是在不断地相互转化中存在的。而以太观则认为两者没有一点关系。

至于连续在空间中的物质为什么观察不到?用气一元论很容易解释。万物归一,组成精密仪器的物质和所有被观测的物质本质上是一样的,用它只能观测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并出现个性的东西,而对共性的统一物质的混沌状态是永远不可观察的。

现在的问题来了,用气一元论能够解释光速不变现象吗?

答案是肯定的,以太观的错误就在于把地球和它的空间机械地分开,其实,地球周围的空间和我们脚下的地球实体是有机的统一体,彼此之间是连续的,并且按照系统学规律进行分布。简单地说,在地球系统中,越接近地心物质密度越大,越远离地心物质密度越小,直到与它所依赖生存的太阳系空间相平衡。如此一来,光在其中的传递速度就是可变的,在物质密度大的空间,波长变短,光速变慢,在物质密度小的空间,波长变长,光速变快。不过,时间尺度也是可变的,以原子钟为例,在物质密度大的空间,原子受到的压力大,运动变慢,时间尺度变长,在物质密度小的空间,原子受到的压力小,运动变快,时间时度变短。由于光速和时间尺度同步变化,才出现了光速不变现象。

至于光,则是依赖连续在空间中统一物质的周期性聚散来传递的,暂态的聚使它表现出粒子性,周期性地聚散使它表现出波动性。更形象地说,这里的粒子仅仅是一个极为短命的粒子,它迅速产生(聚),又迅速灭亡(散),能量是通过这种方式一包一包地进行传递的。只是由于精密仪器只能观察到它暂态的聚的状态,而观察不到中间的混沌状态,再加上它变换的速度实在太快,让我们感觉它象粒子束一样。

一旦明白了光的传递,量子力学中的问题便呈现在我们面前。科学家们明显被表象迷惑了,本来光是依赖粒子的生死变换来传递的,而科学家们则把它当成了粒子束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卫锋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91964-149939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