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跃
一篇颠覆性理论的文章就足以颠覆上万篇文章的实验结论
2024-12-27 01:54
阅读:591

1 世界存在绝对真理,而绝对真理不止一个

拒稿我们颠覆现代微波吸收研究领域的主流理论稿件的拒稿意见经常是:

科学不可能有绝对真理,科学是渐进的。

一个被上万篇实验文章证实(实证)的理论不可能错,最多只是不完善,不能可能被推翻,

一篇文章的证据不足以推翻一个公认的理论。

这种拒稿意见似乎很有道理,

尽管科学已经发现了很多绝对真理: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永动机造不出来、波的叠加理论、微波吸收的波动力学理论、...

很多科学家仍然不相信有绝对真理。

自然世界的真理不是只有一个,

科学界反复发现自然界的不同真理: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永动机造不出来、波的叠加理论、微波吸收的波动力学理论、...

他们误以为真理只有一个,

他们因此把科学反复发现真理的过程理解为人类逼近哪个所谓的”唯一真理“的过程。

当人类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在能量守恒方面就画上了句号;

当人类发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热力学第二定律方面就画上了句号;

当人类发现了永动机造不出来,在永动机制造方面就画上了句号;

当人类发现了波的叠加理论,在波的叠加理论方面就画上了句号;

当我们建立了微波吸收的波动力学理论,在微波吸收的波动力学理论方面就画上了句号;

...

这个世界没有永恒的真理吗?

2 一篇正确的理论文章就可以颠覆上万篇实验文章的结论

的确

正如这些审稿人所言,有上万篇实验文章在”支持微波吸收的现代主流理论:

https://doi.org/10.1016/j.chphma.2022.10.002

Recent progres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b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bibliometric approach - ScienceDirect

image.png

但是有上万篇实验报告支持的理论就不可能被推翻吗?

被实验反复证明的东西一定是真理吗

燃素理论是通过实验建立的,是通过数学逻辑推翻的---检验理论正确性靠逻辑,不是靠实验验证

科学研究就是建立科学理论,而不是为了做实验而做实验

真正推动科学进步的是理论研究,而不是实验研究

有能力取得正确的理论认知,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科学界能搞出大量实验数据支持错误理论

教学名师不是优美的教态、不是工整的板书、不是美观教案,教学名师更是对教材逻辑内容的理解

化学不是实验科学、物理不是实验科学、正确的理论才是检验科学的唯一标准

正是因为引入了数学,科学才成之为科学。实证(实验验证)不是科学的标志。

被大量实验文章实证的现行微波吸收理论错的如此彻底,其逻辑错误无法修复

只有错误的理论才会被证伪,正确的理论绝不会被证伪

用实例说明:正确的理论才是检验实验结论的唯一标准

理论不是对实验结果的解释,理论是对实验结果的理论认知

这个世界是建立在形而上学逻辑基础上的

如果实验就能验证理论是否正确,那么要理论还有什么用

科学的精髓是数学,科学的精髓是理论逻辑。计算机算法(而不是化学实验)将成为解决科学问题的主要手段

太阳围绕地球转的理论,有上亿人的实验观测结果都支持这个错误的理论。

但是,

哥白尼的一篇颠覆性理论文章就颠覆了太阳围绕地球转的理论。

根据

一篇文章给出的证据推翻上万篇实验文章“证实”的理论是不充分

的理由

拒稿的审稿人,根本没有认真阅读稿件,更不用说稿件的引用的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的作者真的看懂了自己所引用的文献吗?

对于任何领域的科学研究,研究者的知识视野不能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一个领域

编辑部的逻辑:错误文章比纠错文章有更大的意义

科学不仅仅属于主流科学家,科学的多样性应该包容非主流的民科

3 一个证据就足以否定上万篇实验文章的结论

 文章

Yue Liu, Ying Liu, Michael G. B. Drew, Review: 膜微波吸收研究在波动力学理论方向的新进展分子科学学报(英文版,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 2024, 40(198-04), 300 -305

中的一个图

image.png

就否定了上万篇实验报告的结论,就涵盖了微波吸收的波动力学新理论的实质。

微波吸收的主流理论的上万篇实验文章的结论都是建立在测定材料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基础上的结论。

而这张图适用于任何实验报道一个介电常数和任何一个磁导率。

因此这一张图给出的证据就足以推翻上万篇实验文章的结论。

这种图在我们的文章中,针对不同材料反复重复,也是为了告诉读者,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实验数据:

Yue Liu,Ying Liu,Michael G. B Drew. ReviewWave mechanics of microwave absorption in films: a short review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2024, 178,  111211

image.png

image.png

Yue Liu,Ying Liu,Michael G. B Drew,Wave Mechanics of Microwave Absorption in Films: Multilayered FilmsJournal of Electronic Materials2024, doi: 10.1007/s11664-024-11370-9

image.png

Ying Liu; Xiangbin Yin; M. G. B. Drew; Yue Liu, Microwave absorption of film explained accurately by wave cancellation theoryPhysica B: Condensed Matter2023, 666, 415108.

image.png

刘颖, 刘跃膜的微波吸收机理, 分子科学学报, 2023,v.39; No.194(06) 521-527

image.png

Ying Liu, Yi Ding, Yue Liu, Michael G. B. Drew. Unexpected Results in Microwave Absorption – Part 2:. Angular effects and the wave cancellation theorySurfaces and Interfaces, 2023, 40, 103024

image.png

Ying Liu, Michael G. B. Drew, Yue Liu, A physics investigation on impedance matching theory in microwave absorption film—Part 2: Problem Analyse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023, 134(4), 045304, DOI: 10.1063/5.0153612

image.png

刘颖,丁一,陈庆阳,刘跃,NiFe2-xMxO4 (M: Ce/Sm/Gd)的制备及其膜的微波吸收性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23, 41(2),98 - 103

image.png

这个结果说明审稿人根本没有认真阅读稿件,更不用说稿件引用的参考文献。

或者审稿人没有读懂稿件,尽管稿件的论证只需要大学本科的波叠加原理。

尽管图中的R2的计算并不复杂,但是因为计算量大,又没有现成的商业软件提供相关计算,

很多主流科学家又不会自己编程实现计算,

因此很多主流科学家没有能力理解微波吸收的波动力学新理论。

所以他们虽然在主流期刊中仍然大量发表主流理论文章,

他们没有反驳微波吸收波动力学新理论的基础数学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如果学术界是个草台班子,那就一定有草包

4 如果你驳不倒稿件的论证,仅仅因为你不相信稿件的结论的拒稿理由就是不充分的、不专业的

一篇颠覆性文章提供的证据的数量,

肯定不能与支持被推翻主流理论得到的实验证实的实验报告的数量相比。

但是

如果颠覆性得稿件给出的证据是确凿的,

你需要允许颠覆性理论的证据的逐步积累。

如果因为有上亿人观测到太阳围绕地球转的实验结论,

就认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新证据不够充分而不能被发表,

那么地心理论永远不会被推翻。

用一篇文章的证据不足的逻辑来拒稿,是不专业的拒稿。

是根据审稿人的喜好来拒稿。

大量编辑部缺乏具体证据的“稿件内容不够重要”的初审拒稿是不负责任、是学术歧视、是学术不端

正确的科学理论都是伟大的理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用证据说话压制非主流学术观点的同行评审是学术道德不端

在错误的语言体系中呆久了的主流科学家不能理解正确语言体系中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

现代学术研究已经沦陷为做学术游戏

对于颠覆主流科学家观点的稿件,无论怎么写,通常都不可能通过期刊同行评审

面对利益和真理,主流科学家更珍视前者

面对推翻现行理论的充分证据,科学家必须以开放的心态面对

期刊在引导科学家做它们认为是正确的研究,是一件很令人遗憾的事情

遗憾的是,

在正确和错误的审稿意见之间,

编辑经常选用错误的审稿意见。

这个事实说明期刊现行同行评审是不可靠的。

现行顶刊的标准不是期刊发表了多少篇有启发意义的颠覆性新思想的文章,

现行的标准是SCI影响因子高就成为顶刊

共识的东西很少有原创。

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31119/105717365753.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31119/105717365756.shtml

张维迎:创新就是大部分人都不认同的想法

https://www.wenmi.com/article/puj98i03nn9k.html

多数人认同的不叫创新

https://www.yicai.com/news/5345088.html

许小年:创新没有风口,凡是追逐风口的行为都不是创新https://www.sass.org.cn/_s3/_t31/2008/1229/c1201a26145/page.psp

但“创新”意味着与众不同,公认的东西往往是常识

https://news.ifeng.com/c/7fcJvZmKtue

学术评价与学术程序的质量都取决于学术共同体的质量 颠覆传统理论的创新会在高引论文中产生吗?有那么高共识的论文能是颠覆性创新吗?

https://mp.weixin.qq.com/s/AyrjTS71DImtO3HQy-irfw

文章质量可以用影响因子评估吗 

Why Most Published Research Findings are False 

不能用文章发表期刊的等级来判断论文的学术质量 

伟大的科学常常因为需要超越主流公认的科学而被嘲笑

为什么大多数已发表的研究结果都是错误的

高被引的文章并不代表是好文章 

科学界是一个保守的体系,科学家并不愿意接受新思想

排行凸显的高他引论文鲜有原创 

颠覆性成果很难发表在顶刊 

垃圾文章的大量产出导致的问题不仅仅是虚假繁荣 

为什么当代出版实践扭曲了科学 

科学就是质疑;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就不会有科学 

不尊重民间科学是现代科学圈的一个严重问题

北大教授乔晓春:高被引论文并不代表高质量论文

SCI因子不应该代表正确的研究方向,

热点不一定是推进科学进步的关键点,

期刊在引导科学做主流权威认为是正确的研究。

“Beyond these consider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many of the more recent developments cannot be evaluated objectively at this time.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teaches us that many subjects which aroused tremendous enthusiasm and engaged the attention of the best mathematicians ultimately faded into oblivion ... Indeed one of the interesting questions that the history answers is what survives in mathematics. History makes its own and sounder evaluations.” 

--Morris Kline, Mathematical Thought from Ancient to Modern Tim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ISBN 0-19-506136-5 

历史是最公正的。历史反复证明,那些在当世喧嚣尘上的东西往往是主流学者刻意炒作的糟粕,而那些被当世打压的经常是真金白银。 

Expansion: History serves as the ultimate arbiter. It consistently reveals that what is often overemphasized by the prominent scholars of an era is often merely the intentional promotion of mediocrity, while that which is suppressed by the prevailing contemporary scholars often reveals itself to be authentic and of true value.

东京大学开学致辞: 多数人的标准不代表正确, 不必从众

大量编辑部缺乏具体证据的“稿件内容不够重要”的初审拒稿是不负责任、是学术歧视、是学术不端

正确的科学理论都是伟大的理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仅仅因为我审稿人不同意你的观点就拒你的稿是同行评审学术不端

新思想:企图颠覆正确理论的稿件,可以是有发表价值的学术稿件

对少数派观点的包容,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创新从来都是源自不一样的思维

很多主流大V在致力于将学术研究变成学术游戏

被大量实验文章实证的现行微波吸收理论错的如此彻底,其逻辑错误无法修复

科学不仅仅属于主流科学家,科学的多样性应该包容非主流的民科

如果一篇文章,引用了预印本平台的文章,那么这篇文章大概率值得一读

只有错误的理论才会被证伪,正确的理论绝不会被证伪

用实例说明:正确的理论才是检验实验结论的唯一标准

当今科学的三大敌人:美国、全球化和美国物理学会

而美国的杂志,自以为坚持正确性,以拒绝爱因斯坦的文章为荣。

美国物理学会所坚持的所谓正确,其实断绝了科学发展的根基。

【新提醒】科学网—杂志从来都不是科学的一部分 - 王涛的博文

杂志为了避免出现错误,于是对科学研究各种嫌弃,特别是引导科学家做“对”的研究,这真是胡作非为。事实是,没有错误,就没有正确。而今天的杂志,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回避一切错误。

错误不是毒蛇猛兽

上海交通大学杨枫教授-把学术界改造成美丽世界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跃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89443-1466181.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