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科学|河北农业大学王冬梅课题组筛选GmSZFP互作蛋白并分析GmERF7在大豆抵抗SMV侵染过程中的功能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一种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的破坏性病害,每年造成高达10%—35%的生产损失,是影响全球大豆生产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大豆在田间感染SMV后无法使用化学药剂根除,最有效的策略是培育抗病新品种,因此,深入研究大豆与SMV互作的分子机制,挖掘抗病相关基因,对于培育抗病新品种,提高大豆产量及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冬梅教授课题组完成的题为“GmSZFP互作蛋白的筛选及GmERF7在大豆抵抗SMV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分析”的研究在《中国农业科学》2025年第58卷14期正式发表。
利用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到GmSZFP的潜在互作靶蛋白GmERF7,Y2H和BiFC试验证明二者存在互作关系。
GmSZFP与GmERF7相互作用的酵母双杂交鉴定
GmSZFP和GmERF7蛋白互作的双分子荧光互补分析
GmERF7全长393个AA,包含一个AP2/ERF结构域和2个核定位(NLS)结构域;qPCR结果表明,在亲和组合中,GmERF7在接种病毒后4、12和24 h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不亲和组合,且在24 h时表达量达到峰值;利用VIGS技术沉默GmERF7,在亲和组合中,大豆叶片的接种部位有明显的胼胝质积累,而对照中几乎看不到胼胝质荧光;并且在接种后14 d,在基因沉默植株的上位叶中未检测到SMV外壳蛋白基因CP的表达,叶片未出现感染SMV症状,而在对照组中检测到CP的表达,并出现花叶、失绿等感病症状。以上结果表明,沉默GmERF7降低了SMV对大豆植株的侵染能力,增强了大豆对SMV的抗性,说明GmERF7负调控大豆的抗病性。
沉默GmERF7植株叶片胼胝质面积统计和荧光观察
沉默GmERF7植株接种SMV上位叶的表型观察及病毒检测
综上,ERF类转录因子GmERF7能够与锌指蛋白GmSZFP互作,在大豆与SMV互作过程中负调控大豆对SMV的抗性。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472111)、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23204093)、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项目(HBCT2023040101,HBCT2023040202)、大豆资源精准鉴定与优异种质创新利用(21326313D-1)的资助。
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冬梅教授和张洁教授为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齐梦楠为第一作者。
全文链接:
《GmSZFP互作蛋白的筛选及GmERF7在大豆抵抗SMV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文献引用:
齐梦楠, 赵玎玲, 张雪妍, 张玉洁, 王荣纳, 刘兵强, 闫龙, 张洁, 王冬梅. GmSZFP互作蛋白的筛选及GmERF7在大豆抵抗SMV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5, 58(14): 2739-2750.
QI MengNan, ZHAO DingLing, ZHANG XueYan, ZHANG YuJie, WANG RongNa, LIU BingQiang, YAN Long, ZHANG Jie, WANG DongMei. Identification of GmSZFP-Interacting Proteins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GmERF7 in Soybean Resistance to SMV Infection[J].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2025, 58(14): 2739-275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6 0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