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霓
阅读,也是一次壮游——-读《英伦历史漫步:探寻世外桃源之旅》 精选
2025-9-10 17:38
阅读:1730


壮游

从8月中旬一直在赶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本书中的一个章节。这本书大致是在某某大学读某本书。因为对文化研究的热忱,我选择了这本书的第五章节,关于扬州书院、雅集方面的文化散文。我大多数时间荒废在看闲书与工作和家庭事务中。要写一篇极为专业的扬州历史文化散文,就只有从零开始积累。整个暑假都在废寝忘食地钻研这些史料,仅仅了解了凤毛麟角,但也写成1万7千字左右的初稿交差了。写作的第一程暂告一段落,接着需要大刀阔斧地修改。那又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新学期,一楼新书架摆满新书。我带着游猎的心情,找着几本喜欢的书看起来。第一本已经看完了就是标题提到的那本书,是1949年出生的日本作家中岛俊郎写的。翻阅这本书的心情,本来就是对自己长时间辛苦创作的一种放松,一种奖赏。从古典文献那些文字密林中走到现代风格的文字原野,本身就是很美妙的状游。

这本书跟我的心情太吻合了。

我先将自己摘记的金句向大家展示一下:

享受旅游,看看彩色的风;

为了增加知识修养,英国贵族踏上了前往艺术之乡意大利的路,去寻求希腊与拉丁精神根源的滋养,也正是18世纪的英国人将壮游升华为制度;

威廉·汉密尔顿,身具的伟大知识修养使壮游得以实现,他自己也是追寻希腊与拉丁文化精神的壮游者典范。汉密尔顿是一位18世纪著名古董收藏家和鉴赏家,他通过壮游过程成长,取得了许多成就,对他所处时代的文化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众多壮游者中,大放异彩的人物,最具有文化影响力。当我们将注意力转移到他的人生的另一面的时候,会有所唏嘘。他曾向外甥报告,自己“正全神贯注于火山研究”,没有想到此后他真正触碰到一段活火山般的情感经历。

 旅行教会了旅人,虽然在不同的土地上寻找他者,但真正找到的是自己。这也是一次寻找内心“世外桃源”的旅程。

威廉·华兹华斯则以对步行精神信仰当作自己生活指导原则,作为诗歌创作根本原理。

在都市中,人们对世外桃源的追求,也以“城市花园”的形式绽放光彩。

乡村,不仅是国家的象征,同时也是英国人不断回归的精神世外桃源。Grand Tour (壮游):贵族子弟步入社会之前,由家庭教师和家仆陪伴的远游,是接受教育的最后一环。

以艺术熏陶、学术精进为目的。英国深受意大利文化的影响。

壮游能打开人的格局。

旅行能消除国界的隔阂,凝聚人心,让人们产生共同的团结意识。

旅行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教育,对于年长者来说则是一种阅历。人们于壮游中学习到的古典主义精神融入文化生活,成为统治阶级财富和权力的证明。

作家还在书中谈到如画美。

崇高美不限于优美的生活,需要无限的力量。崇高美源自于超越一切的伟大力量。崇高美产生于被压迫的意识。伴随着从压迫中得到解放的冲动。那是种急遽扩张,仿佛灵魂出窍。

优美,光润,轻盈,纤细,优雅,小规模的。而崇高美则是巨大、阴郁、粗粝,令人敬畏。

这本书第一章《追寻理想的壮游》,所讲述的年代是17、18世纪的英国壮游史。与我正在钻研的《扬州画舫录》的年代相近。8月我都在17、18世纪的扬州历史文化中壮游,9月我开启了17、18世纪英国壮游之阅读。

真的是冥冥之中的一种安排。

阅读,是一种滋养生命的壮游。希望有更多的同行者。

这本书,是关于英国田园主义的温故与追寻。说到田园,就会想到阿卡迪亚,与维多吉的《牧歌》。

书中不但让我们对壮游有了深刻的认识,还了解了英国在十八世纪的时候,道路泥泞。以壮游为目的之行走者,不被认可。而且会遇到劫匪,或者被人当作劫匪与乞丐。那个时期英国对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或者没有能力养活自己的孤儿,发乞丐许可证。对于好吃懒做不去工作而行乞的流浪汉,行使驱赶令。而流落街头的乞丐,也是一种如画美。

书的末尾,还讲述了一场关于壮游的展览。这场展览,有绘画,有

摄影,也有旅游作品,是场颇有受众的展览。要是我是阅读推广部负责人,我就将在图书馆组织一场当代人壮游的展览。

还是回到阅读吧!我曾经在一位知名公众号上留言"阅读是一种生产力‘’。在读了这本新书后,我又体会到阅读的壮游之美。因为5点半要去给高三娃做饭送饭,文章写了一半,现在才得以补全。今天是教师节,以阅读、写作为自己开启心灵的壮游,也是为千疮百孔的生活一点自我安慰与解脱。教师们,在讲台上讲一堂课,不也是最切近灵魂的壮游吗?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焦霓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78660-150136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