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正式发布《2025年期刊分区表》。Routledge作为全球领先的人文社科出版品牌,有260余本期刊位列中国科学院一区和二区,60余本期刊荣登一区大类TOP。近20本优质期刊在本次分区表更新中实现了从二区至一区的跃升。
分区跃升意味着更高的可见度与引用潜力,是抢占高水平发表机会的黄金窗口。如果您正在寻找兼具国际认可、分区优势与学术影响力的投稿平台,这批 Routledge 新晋一区期刊正是理想之选。
👇本文精选人文社科多个学科方向新晋一区期刊,欢迎了解详情,抢先锁定投稿目标!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中国科学院分区:
大类及分区:心理学一区Top
小类及分区:
酒店、休闲、体育与旅游 一区
心理学:应用 一区
最新影响因子:6.4
影响因子最佳分区:Q1
最新CiteScore:17.3 / Q1
发表运动与锻炼心理学领域的批判性综述,涵盖理论、方法及研究趋势等内容。收稿方向包括文献综述、新理论框架及与主流心理学交叉的议题。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中国科学院分区:
大类及分区:文学一区Top
小类及分区:传播学 二区
最新影响因子:4.4
影响因子最佳分区:Q1
最新CiteScore:5.6 / Q1
致力于推动公共关系理论的发展,刊登原创研究与重要研究综述。内容涵盖公共关系实践、公众分析、历史与伦理等议题,接受多种研究方法。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中国科学院分区:
大类及分区:文学一区Top
小类及分区:
语言与语言学 一区
语言学 二区
最新影响因子:2.7
影响因子最佳分区:Q1
最新CiteScore:5.7 / Q1
聚焦语言与文化政策、身份政治及语言接触等宏观社会语言学议题,倡导以积极视角看待多语现象。期刊欢迎探讨多语学习、文化多样性、语言权利等主题的跨学科研究。
Historical Methods: A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and Interdisciplinary History
中国科学院分区:
大类及分区:历史学一区Top
小类及分区:历史学 一区
最新影响因子:1.6
影响因子最佳分区:Q1
最新CiteScore:3.2 / Q1
面向关注历史研究方法的历史学者与社会科学家,强调新型历史数据来源与方法的开发,特别关注计算、空间与统计方法的实践应用。期刊鼓励探索数字人文中的创新方法,欢迎聚焦方法论本身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分区:
大类及分区:经济学一区Top
小类及分区:
地理学 二区
城市研究 二区
最新影响因子:2.9
影响因子最佳分区:Q1
最新CiteScore:7.6 / Q1
致力于发表关于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原创性实证、方法与理论研究。期刊关注当代及未来城市问题,欢迎来自地理学及社会科学领域的多样化投稿。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
中国科学院分区:
大类及分区:管理学一区Top
小类及分区:酒店、休闲、体育与旅游 一区
最新影响因子:8.2
影响因子最佳分区:Q1
最新CiteScore:13.5 / Q1
专注于旅游营销领域的国际研究期刊,期刊收稿内容包括旅游营销管理实践、应用研究、关键问题的批判性综述、新兴技术与工具的开发,以及影响旅游营销的商业与政府政策等。
📩 想获取您所在学科的完整期刊分区表?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填写学科信息
即可获取Taylor & Francis在您研究领域的最新分区期刊清单。
详细列表将发送至您的邮箱 ,助您高效选刊、精准投稿!
🔍 想了解Taylor & Francis旗下2700+国际期刊,请访问:www.tandfonline.com 查询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202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及 Taylor & Francis 期刊官网。如有更新,请以官网信息为准。
随着期刊评价指标的更新,Taylor & Francis的整体评价和影响力都大幅提升,我们始终以出版高质量学术内容为己任,运用先进前沿的知识,推动科学与社会的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也支持多元化期刊评价体系,从广泛的角度来评价期刊的质量与影响力,避免使用单一的指标作为唯一标准。除了量化的指标外,还有科研机构及学者的评价、传播度、口碑、社会影响力等多个维度考察期刊的质量与全球影响力。Taylor & Francis鼓励广大学者、科研工作者、国际学术编辑人员支持优质期刊的成长,共同推动期刊公正、严谨、高质、负责的发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