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p630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传播和普及气体地球化学和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让公众了解和关 ...

博文

李约瑟博士视角:古代中国如何领跑全球钻井和天然气开发

已有 750 次阅读 2025-9-17 22:57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李约瑟博士,作为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古代科技进步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通过全面考察和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古代在钻井技术及天然气利用方面的成就远远领先于西方,尤其是四川邛崃地区的技术发明,可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天然气井和利用实例,比西方早了1600多年。

具体来说,中国古代在西汉时期,即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期间,便已出现了用竹制管道输送地下天然气,用来煮盐的技术。四川邛崃的“火井”是当时人工钻井获取天然气的代表,天然气喷出后点燃形成“火井火”,这项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盐的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李约瑟博士认为,这种利用天然气代替传统燃料(如柴火)来熬盐的做法,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也奠定了全世界钻井技术的基础。

此外,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详细介绍了中国独创的“卓筒井”钻井技术。这种技术在北宋时期(约11世纪)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采用了冲击式钻井方法,使用了世界上最早的钻头和套管隔水技术,这些技术与现代西方19世纪开始普遍采用的钻井技术基本相同,但时间上早了七百年以上。卓筒井技术不仅使得中国古代能够开采更深的盐井,还成为后来世界石油、天然气钻探钻井技术的重要先驱。通过这些历史记载,李约瑟博士指出,中国古代的钻井和天然气开发技术直接启发了西方现代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机械化钻井技术的诞生。中国技术通过丝绸之路等贸易与文化交流途径,传入欧洲,影响了12世纪起欧洲的深井钻采工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49522-1502434.html

上一篇:[转载]人在自然界中是较为脆弱的生命体
下一篇:[转载]分子泵国外知名商家及市场份额
收藏 IP: 210.77.66.*| 热度|

2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19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