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质谱仪是地球科学中分析同位素和元素分布的重要工具,其技术分支在研究地球系统演化、环境变化及行星科学中发挥关键作用。图中展示的质谱仪分类包括质谱仪(MS)、电离质谱仪、热电离质谱仪(TI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同位素比值质谱仪(IRMS)等,涵盖了从微量分析到高精度测量的多种应用场景。
技术分类与应用:质谱仪(MS)作为基础工具,分化为多种专用类型。热电离质谱仪(TIMS)以其高精度著称,广泛用于放射性同位素定年(如U-Pb、Sm-Nd),精确测定地质样品年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通过LA-ICPMS技术实现痕量元素和同位素分析,适用于微区研究,如矿物成因分析。二次离子质谱仪(SIMS)凭借亚微米分辨率,分析固体样品表面化学成分,特别在月球样本研究中用于揭示微量水分布。同位素比值质谱仪(IRMS)则聚焦稳定同位素比值(如δ13C、δ18O),用于古气候重建和水文循环研究。
衍生技术与功能: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as-IRMS)结合气相色谱分离复杂混合物,分析挥发性有机物同位素,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多收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提升了多同位素同时测量的精度,适用于高通量地质样品分析。热电离质谱(TIMS)衍生出高灵敏度版本,用于微量样品测定。
应用领域:这些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用途广泛。例如,TIMS和ICPMS用于岩石成因和地幔演化研究,SIMS分析月球样本微区成分,IRMS重建古气候,AMS测定古碳循环。嫦娥5号和6号任务中,SIMS和TIMS技术成功解析月球远近侧样本,揭示了火山活动历史和水资源分布,为行星科学提供了新证据。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进步,质谱仪向更高分辨率、自动化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微区分析(如NanoSIMS)结合FIB样品制备,突破了纳米级观测极限。未来,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这些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地球科学研究的精度和深度,支撑资源勘探、气候变化预测及行星演化研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0 0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