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和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承办的“第二届资源、环境气体地球化学前沿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坛”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西北大学刘文汇教授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陈践发教授特邀陶明信教授、关平教授、杜建国教授、徐胜教授等十余位国内顶尖学者出席并作专题报告,内容涵盖油气(包括稀贵气体)资源勘探、地震成因、环境演变、矿山修复等多个领域。该论坛汇聚了来自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四十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的气体地球化学响应与资源环境效应等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第二届资源、环境气体地球化学前沿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坛合影
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践发教授致辞,他首先感谢各位专家学者能够响应号召来到成都参会,并指出“资源、环境气体地球化学前沿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坛”发起以来受到了诸多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凸显出气体地球化学在资源、环境方面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希望与会专家能“谈资源、论气体、强学科”,加强理论交流和技术合作,更好地服务国家资源利用与环境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推动气体地球化学学科建设与青年人才的培养。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陈践发致辞
本次会议以“地球多圈层相互作用的气体地球化学响应与资源环境效应”为主题,聚焦资源环境领域的最新学科发展与先进技术应用,通过主题报告、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了气体地球化学在资源能源勘探、地震成因、深部碳氢氧循环、气候变迁、青藏高原抬升剥蚀、矿山修复等众多热点方面的应用与理论新进展。会议由李玉成教授和范桥辉教授主持,刘文汇、陶明信、杜建国、徐胜、关平、陈践发、刘全有、李营、张殿伟、王作栋、张东东、路畅等知名专家学者作了相关专题报告,会场气氛热烈,深入探讨了稀贵气体成因与资源分布、资源能源形成主控因素、活动断裂及地震成因和监测、青藏高原深部碳循环等重要议题。
会场专家进行不同专题汇报
会场专家进行不同专题汇报
西北大学刘文汇教授进行会议总结致辞
西北大学刘文汇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致辞,他感谢各承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北大学)的精心安排和全程支持,指出专家们的专题报告展现出气体地球化学学科发展的“多类型、高精尖、强交叉”特点,相关议题的深入探讨也引发专家之间的学术共鸣与进一步深入合作的愿景,各个领域对于气体地球化学的技术需求也证明了学科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新一代年轻学者的报告令人惊喜和值得赞叹,凸显了学科发展的新势力、新智慧,最后希望“资源、环境气体地球化学前沿技术及其应用学术论坛”能够进一步扩大影响并持续发展,努力加强多学科交叉与协作,更好地利用科技创新赋能资源能源高效勘探与自然环境安全防护。(张东东 撰稿)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中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49522-148683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