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uojiesz 诗人、学者

博文

[转载]跨越山海的文化行者——东北师大广州校友会名誉会长郭杰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校友会2025年)

已有 168 次阅读 2025-5-12 18:05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文章来源:转载

郭杰校友,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3级硕士生,师从傅庆升、冯克正教授;1987年继续攻读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师从杨公骥先生,研究先秦两汉文学方向,1990年毕业并获博士学位;1991年在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担任公木先生学术助手、吉林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后调任广东,先后担任深圳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中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达之讲座教授”,深圳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牵头成立了东北师大广州校友会,并担任首任会长,东北师大校友总会常务理事、东北师大广州校友会名誉会长。

1960年出生于江苏徐州,这是一座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重要战略意义的古城。刘邦、项羽、苏轼、李可染等历史文化名人,在这里众口传诵、人们耳熟能详。所以,自幼就深受熏陶。1976年高中毕业,曾在当地一个装卸队做过临时工。1977年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城市郊区奎山公社姚庄大队,插过秧、喂过猪、当过赤脚医生。1977年秋冬之际,参加了“文革”结束、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次高考,被徐州师范学院(今江苏师范大学)录取,成为该校中文系1977级学生。同学中既有老三届,也有应届生,郭杰是年龄最小的同学之一。该校中文系聚集了一批著名的资深学者,如诗人、现代文学专家吴奔星教授,古典文学专家王进珊教授等,而中年学者,如古典文学专业的吴汝煜、邱明皋和诗人徐荣街等老师,勤奋敬业、教书育人,后来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而系主任、语言学家廖学东教授更是海内外卓有影响的学者,他和兰州大学黄伯荣教授共同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至今仍是最受欢迎的高校教材。同学中,后来涌现出许多大学校长,如刘健(江苏海洋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江苏师范大学校长、书记)等;也涌现出许多著名学者,如傅刚(北京大学讲座教授)、张宏生(香港浸会大学讲席教授)、严华(著名作家、暨南大学教授)、李继凯(陕西师范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等。在这样的背景下,郭杰也像同学们一样,争分夺秒,勤奋学习,经过四年努力,学业上取得较好成绩。1982年2月本科毕业,分配到中国矿业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担任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并曾担任班主任。

1983年9月,考取东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师从导师傅庆升、冯克正教授,主攻先秦两汉文学方向。东北师大建校于1946年,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学术底蕴的重点师范大学。中文学科更是由公木、杨公骥、吴伯箫、逯钦立等前辈学者开创的重点学科,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同寝室四位同学,分别为吕书宝(后为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刘嘉陵(后为辽宁省电视剧制作中心党委书记、著名作家)、刘晓峰(后为日本京都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学年作业论文《说“采采”》,发表于《运城师专学报》1985年第2期,分析研究了《诗经》中的一个重要语言现象。这也是其平生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1985年夏,参加本校主办“先秦两汉文学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论〈离骚〉的自我想象》,后发表于《北方论丛》1986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转载,并被《文学遗产》“论点摘编”予以介绍。1986年夏,以学位论文《论〈离骚〉的审美价值》获得硕士学位。随即赴上海,到位于杨浦区五角场附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学院,任副营职教员。同年冬,到杭州空军笕桥机场基层连队锻炼,经受了艰苦的磨练,增强了意志。

1987年,考取东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师从杨公骥教授,攻读先秦两汉文学方向。杨公骥先生是全国首批文科博士生导师,后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在攻读博士期间,郭杰深受导师杨公骥先生的学术影响,不仅研读了本专业大量典籍,也涉猎了哲学、历史等学科重要著作,学术上日益成熟。1990年12月,以题为《屈原与先秦文化》的学术论文,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答辩委员会主席,即为著名诗人和学者公木(张松如)教授(1910—1998)。

1991年,来到吉林大学中文系任教,担任公木先生的学术助手,协助完成由公木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诗歌史论》。公木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诗人、学者、教育家。也是杨公骥先生的毕生挚友。郭杰在公木先生指引下,学识视野更加开阔。1992年夏,破格评为副教授,担任硕士生导师。1993年,被吉林大学任命为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并被评为“吉林大学跨世纪人才”。在此期间,《中国诗歌史论》研究顺利,共九卷,于1995年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被认为是近年来最重要的中国诗歌史研究著作,分别获得第一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吉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在吉林大学任教期间,郭杰还将自己的博士论文整理修订,命名为《屈原新论》,1993年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历史、文化、艺术的三维视野中考察伟大诗人屈原及其作品,被认为是楚辞研究的重要突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还主编了由全国十多个学术单位的上百名学者共同参编的十卷本《中国文学史话》,由吉林人民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他还于1995年至1996年,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为沟通中西学术打下了基础,并担任广州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

1998年5月,郭杰调任深圳大学任教。先后担任深圳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在此期间,他还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并写下了其学术代表作《从〈生民〉到〈离骚〉——上古诗歌历史发展的一个实证考察》,发表于《文学遗产》2001年第4期,并荣获“2022—2023年度《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广东省第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三等奖(2006)、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等。并出版《古代思想与诗的世界》等著作。

2008年10月,调任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在此期间,写下了学术代表作《地域特征 民族本质 世界背景——岭南文化研究的三个维度》,发表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2期。该文被《新华文摘》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又被《广东社会科学年鉴(2009/2010/2011年合卷)》(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年)转载,学术应用目前已发35次(据“中国知网”),产生了广泛影响。还主编《岭南文化研究》等书。

2006年5月,调任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即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此后,陆续出版《白居易小传》《白居易诗歌精解》等书,并主编《职业教育研究》一书。还发表了代表性论文《陶渊明“真意”探微——从沈从文一篇遗文得到的启示》,载《学术研究》201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5年第8期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15年第4期“论点摘编”;《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年第9期“论点摘要”。该论文还荣获广东省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政府奖)二等奖(2017)。

2008年2月,当选为广东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广东省十三届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此外,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教育部中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广州欧美同学会常务副会长,肇庆市人民政府顾问。

郭杰长期从事中国古典诗歌研究,成就卓著。其学术研究,具有扎实的根基、开阔的视野,同时具有深邃的思辨和考据能力。同时,后期也从事诗歌创作。他的创作,新体诗、旧体诗兼备。2025年3月,当选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长。早年即热爱文学写作。从中学时期,开始尝试诗歌创作,但自感才华和阅历不足,在后来学术生涯中逐渐放弃。近年重拾旧技,恢复诗歌创作,已在《花城》《作品》《飞天》《延河》《鸭绿江》《北方文学》《特区文学》《扬子江诗刊》《绿风诗刊》等杂志、《解放军报》《人民政协报》《羊城晚报》《吉林日报》《贵州日报》《福建日报》《长春日报》《郑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报纸,发表新体诗二百余首。202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杰诗集《月光下看海》。此外,还发表大量散文作品,汇集为《岭南随笔》(花城出版社,2020)。同时,写作了大量旧体诗词,散见于《当代诗词》《深圳诗词》等报刊。其诗歌创作,在丰富人生阅历基础上,驰骋古今中外,表现出想象丰富、情感真挚、哲理深邃、意境新颖的艺术风格,广受各界关注,被认为是学者型诗人的代表。

多年来,郭杰一直关心母校发展,多次回校参加各类活动,积极献言献策。2010年,牵头成立了东北师大广州校友会,并担任首任会长,为奉献母校、凝聚校友、服务社会,做出了积极努力。现任东北师大校友总会常务理事、东北师大广州校友会名誉会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43637-1485419.html

上一篇:郭杰:出席珠海谷雨诗会有作
下一篇:郭杰:荆州古城怀古
收藏 IP: 120.229.207.*|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4 1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