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WEQ模型是一种基于物理过程的风蚀预测工具,主要用于定量模拟和评估以下核心内容:
🌬风蚀量估算
模拟特定区域单位面积的风蚀量(如吨/公顷·年)
输出风蚀模数空间分布图,直观呈现区域风蚀强度差异
🔍关键影响因子解析
气候因子:风速、降水、蒸发等对风蚀的贡献
土壤特性: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表层粗糙度的影响
植被覆盖:植被类型、覆盖度对风蚀的抑制作用
地形特征:坡度、坡向对风场及输沙过程的调控
⏳动态过程模拟
短期(单次风蚀事件)与长期(年际/季节)风蚀动态
不同土地利用/覆被情景下的风蚀响应(如农田、草地、荒漠化土地)
🛠管理措施评估
模拟防风林、覆盖作物、免耕等保护措施的风蚀抑制效果
支持风蚀防治方案的优化比选
🌐典型应用场景
生态脆弱区评估:如三江源、黄土高原等区域的风蚀风险制图
农业可持续管理:农田风蚀量预测与保护性耕作规划
气候变化研究:未来气候情景下的风蚀趋势预测
政策支撑:区域风蚀防治优先级划分与效益评估
🌟模型特点
空间显式:支持GIS栅格运算,输出高分辨率空间结果
参数灵活:可结合遥感数据与地面观测实现本地化校准
过程导向:通过子模块量化各因子的独立与交互作用
本教程结合案例讲解RWEQ模型的运行及相关的归因分析。先介绍RWEQ模型的基本原理及数据需求,再介绍ArcGIS基本功能,结合案例讲解RWEQ模型中区域地理空间数据库构建的方法和各个参量提取的原理与方法,最后结合三江源地区应用典型案例进行综合讲解风蚀模数估算、制图及归因分析。实践部分基于ArcGIS进行,并有部分数据需要Arcpy进行提取,建议提前搭建好软硬件平台。
第一章 理论基础
1、土壤侵蚀的基本原理
土壤侵蚀: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土壤侵蚀的分类: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
土壤侵蚀的危害及原因:中国山地丘陵面积广,地形起伏大,地面组成物质疏松深厚,降雨强度大,垦殖历史久,植被覆盖率低等,都是引起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多种因素的不同组合,决定着土壤侵蚀的类型、程度、区域分布以及潜在危险的大小等。
2、土壤风蚀模型
土壤风蚀发生的机理
土壤风蚀的影响因子:1)风速;2)地表土壤物理特性;3)地表覆盖及粗糙度状况.
土壤风蚀评估模型:风蚀方程模型(Wind Erosion Equation, WEQ)
风蚀方程模型(WEQ)由Woodruff和Siddoway在1965年提出,旨在分析田间地表情况和田间管理措施对侵蚀速率的影响,进而有效防治农田的风力侵蚀。WEQ用于预报美国的农田的年风蚀量(kg/ha-1)。
WEQ 是第一个用于估算田间年风蚀量的模型,其中包含5组11个变量:气候因子、土壤可蚀性、土壤表面粗糙度、田块长度、以及作物残留物。其中土壤可蚀性与气候因子是最重要的因变量。
修正风蚀方程模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 RWEQ)修正的风蚀方程 (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 RWEQ)是一种以较高时空分辨率对区域土壤风蚀状况进行长时间序列估算, 从而有效预测风蚀量的模型, 可以为土地沙化防治提供依据 。
第二章 平台基础
1、ArcGIS软件介绍及安装、常用功能介绍
ArcGIS版本介绍,安装
ArcGIS软件界面,常用功能介绍
ArcGIS工作空间环境设置
2、ArcGIS空间分析与制图
2.1 ArcGIS如何定义坐标系
2.2 ArcGIS空间分析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箱中,提供了大量的栅格数据处理工具,其中对栅格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的工具在去除图像上的椒盐噪音的处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提取分析:按属性或空间位置提取、按像元值提取
②地图代数:地图代数语言规则
③局部分析:栅格数据叠合分析、像元统计、分级、频数取值
④邻域分析:邻域形状、邻域统计类型、点统计
⑤区域分析:分区几何统计、分区统计、面积制表、区域直方图
⑥插值分析:反距离权重法、自然邻域法、趋势面法、样条函数法、克里金法
⑦采样与重采样:渔网分析、随机点采样、重分类、查找表等
2.3 ArcGIS版面设计
ArcGIS基础地图服务使用:配置地图服务器;在线地图添加与使用
地图、鹰眼图、范围指示器、格网、表格、图表等的制作与设计
过去踩过的那些坑—常见错误和使用注意事项等
第三章 RWEQ模型数据支持
1.矢量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矢量数据的认识
矢量数据创建、转换、编辑
2.栅格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栅格数据的认识
栅格数据的输入、输出及转换
空间分辨率的认识
栅格数据重采样
3.基于Python的文本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Python开发环境搭建
Python代码库的安装与讲解
对*.txt文件进行读写操作
数据的合并
文本数据转栅格
栅格数据转文本
一维矩阵的转换
批量数据投影定义与转换
4.NetCDF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NC数据的认识与读取
ArcGIS模型构建器的组成
ArcGIS新建工具箱与自定义工具
第四章 RWEQ模型参量提取
1、气候因子WF提取
风速、气温、降雨、日照辐射以及雪盖天数等气候状况都会影响土壤风蚀模数, 其共同组成了气候因子。
2、土壤可蚀性因子EF提取土壤可蚀性是指土壤对侵蚀的敏感性。
对于不同的机械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土壤种类,粒度越小,有机质含量越低,其土壤可蚀性越大,越容易被侵蚀;反之粒度越粗,有机质含量越高,其可蚀性越小,越不容易被侵蚀。
3、土壤结皮因子SCF提取土壤结皮是指某些低等生物与土表相互作用或降水滴溅在土表上形成的微层,一般按产生机理可分为生物性结皮和物理性结皮。其中,生物性结皮有利于抵抗土壤风蚀;物理性结皮易碎,反而加速了土壤被风蚀的过程。
4、植被覆盖度因子C提取不同的植被有着不同的根系,也就有不同的固水固沙能力。植被覆盖度因子表示一定植被覆盖条件下,对土壤风蚀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据研究区LUCC分类图,将植被分为林地、灌木、草地、农田、裸地5个植被类型,根据不同的系数计算各植被覆盖度因子。
5、地表粗糙度因子K’提取
地表粗糙度是指由地形引起的土地表面粗糙程度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6、土壤风蚀量的计算
第五章 归因分析
1、三江源土壤风蚀量空间分布 分析土壤风蚀强度变化是诸多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象因子、下垫面粗糙度、植被覆盖、土壤含水量等因素制约着土壤风蚀强度的差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影响土壤风蚀的重要因子。将结合根据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统计分析研究区空间分布特征,为土壤风蚀防治措施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2、相关性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在多个因素空间分布的相关性研究中,格网法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研究方法。利用ArcGIS渔网工具在研究区域创建一定大小的格网,进行分割地图、采样分析、划分研究单元等。通过格网法分别建立三江源地区植被等因子与潜在风蚀量尧实际风蚀量和防风固沙量的散点图,并对散点图进行最优函数拟合,探讨其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
3、通径分析 以三江源地区2015年年土壤风蚀量为因变量,以气候因子和植被覆盖度等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通径分析,量化分析各个因子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的共同贡献。
4、因子探测分析--地理探测器 风蚀量的空间分布并非由某单一地理、气候或人文因素导致,其形成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密不可分,因此对其作用贡献较大的因素将决定其实际的空间分布规律。地理探测器模型(GDM)是基于空间分化理论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提出的。它通常用于研究影响空间层次异质性的因素及其潜在机制。
因子探测器因子探测器可评估某一影响因素对风蚀量的贡献程度
交互作用探测器交互探测器可评估两种影响因子交互作用时对研究区风蚀量的贡献程度,以便更准确分析实际多影响因子共同作用下的贡献度。
基于R的地理探测器实现
①自变量和因变量数据制备
②地理探测器运行准备
③R软件及程序包的安装、基本设置等
④地理探测器运行代码解析
⑤因子探测器结果分析与可视化
⑥交互探测器结果与可视化
第六章 RWEQ模型相关的SCI论文撰写技巧
1.科技论文结构 2.引言
科学问题是否清楚?
逻辑推理是否严密?
文献综述的写作技巧
引言写作的示例
3.摘要和结论
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摘要的五要素
如何构建一篇SCI论文的总结摘要
摘要和结论的区别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模型因子提取方法
4.讨论写作要点撰写中的常见问题
5.论文投稿技巧分析
6.SCI论文案例分析
关 注【科研充电吧】公 众 号,获取海量教程和资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 1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