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林小子的非正经学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ulinxiaozi 《走好学术路 科研萌新的自我修养》作者,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传播自己的学术思考与经验,让更多的科研新人受益,让学术世界变得有温度。

博文

国庆假期第一天整理书柜有感 精选

已有 7429 次阅读 2024-10-1 22:33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虎丘.jpg

今天是十一假期的第一天,这个假期打算就在周边城市看看。由于第一天去哪儿的票都没有了,干脆就不出去了添堵了。上午带孩子们去虎丘体验了人山人海的热闹场景。下午整理了下家里的书柜,对旧书和自己曾经发表的论文期刊进行了一次大整理。整理的过程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梳理,以下是一些感悟和思考。

一、定期整理,书柜方能井然有序

以前听硕士期间的导师说过保持家里整洁的秘诀是“断舍离”,这次整理让我明白了这三个字的真正含义。站在满满当当的书柜前,我意识到如果不定期整理,这些书籍只会越堆越多,最终变得杂乱无章。每次整理,翻翻之前读过的书,不仅是对书籍的重新归置,更是对过往学习经历的一次回顾。这次整理清理了一些有时效性的书和10多本期刊。整理过后看着一本本被整齐排列的书籍,心中那份满足感油然而生。定期整理,不仅能让书柜井然有序,更能让自己在查找资料时游刃有余。

二、期刊的使命与废纸的转变

在整理那些曾经因发表而带来喜悦的期刊时,我不禁感慨万千。有些期刊,在当时无疑是我学术生涯中的重要里程碑,但如今它们却静静地躺在书柜的一角,仿佛成了一堆废纸。这不禁让我思考,学术成果的价值,是否仅仅在于发表时的那份喜悦?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些成果能否在学术领域持续发光发热,能否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能否对于实践问题的解决做出怎样的贡献?

 三、重拾阅读的习惯,扩展视野

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曾经读过的一些书,如今已经蒙上了一层灰尘。这让我意识到,阅读的习惯已经渐渐被忙碌的生活所冲淡。然而,阅读是获取知识、扩展视野的重要途径。我决定,以后要多读一些学科前沿的书籍,让自己的知识体系能够得到充分的更新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专注领域,精准发力

看着自己阅读过的专业书籍,我发现它们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研究领域,但同时也显得有些过于宽泛。这让我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和精力越来越有限,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广泛地涉猎各个领域。未来,我需要更加专注,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到自己最喜欢的也是最值得关注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在专注的专业领域内取得有意义的成果。

 五、纸质阅读与网络学习的完美结合

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一边拿着书阅读,一边听网络上相关学科学者们分享的视频课。这种学习方式让我感受到了纸质阅读与网络学习的完美结合。纸质书籍的厚重感和网络课程的灵活性相辅相成,让我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活到老,学到老

这次整理旧书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无论是理论基础、领域知识,还是技术和方法,都需要我们不断地梳理、回顾和补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日益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整理旧书,不仅是一场对过往记忆的温柔唤醒,更是对心灵深处知识渴望的重新点燃。在翻动书页间,我们不仅回顾了个人成长的足迹,也重新连接了与智慧先贤的对话桥梁。每一本书的归位,都是对过往努力的致敬,也是对未来探索的期许。这场仪式,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回了一片静谧之地,提醒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永远是谦卑的求学者,而书籍,则是最忠诚的伴侣,引领我们不断前行,直至智慧的彼岸。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30069-1453530.html

上一篇:科研工作:“卷”与“不卷”的智慧平衡
下一篇:科研萌新常见困惑1:不花版面费能发表论文吗?
收藏 IP: 153.34.255.*| 热度|

23 杨正瓴 武夷山 孙颉 王启云 宁利中 王从彦 王涛 崔锦华 木士春 夏祯阳 褚海亮 周忠浩 郑永军 何青 朱爱军 胡凌 刘钢 姚远程 池德龙 鲍博 刘跃 guest38022935 guest11632212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8 12: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