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ng138306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ong1383068

博文

[转载]关于持久标识符(PID)的十大误区

已有 180 次阅读 2025-7-29 10:1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原文作者基于管理EZID.cdlib.org和N2T.net的直接经验,梳理总结出针对持久标识符(PID)——如ARK、DOI、Handle、URN、PURL还是"酷网址(Cool URL)"类型——的十大常见认识误区。

误区1:PID能保障资源访问所有PID服务都运行在持续迭代的软硬件上,没有任何供应商提供永久担保。营利性出版商的使命本就不包含资源保存,非营利性档案馆和图书馆的预算数十年来持续缩水——这些机构尚且无法改变现状,遑论其他组织?

误区2:PID极少失效现实是无论何种类型,数百万PID已然失效。所有PID都要求存档机构承担维持运营、防止数据丢失及更新重定向等高负荷工作。

误区3:PID不能是URL无法嵌入可点击URL的PID要么毫无价值,要么仅供学术研究。

误区4:PID必须晦涩且不可用作形象网址海量PID包含过时的机构名称和缩写。多数人难以接受自身品牌终将失效甚至产生负面影响的必然性。将品牌嵌入随意选择的URL域名,导致大量URL脆弱不堪,更让许多人错误地将矛头指向URL本身。

误区5:PID与URL不同,不代表资源位置URL或可点击PID本就不代表物理位置。URL域名作为解析起点确实是薄弱环节,但专家无法仅凭含域名的URL判断内容通过何种重定向链、DNS路由、代理服务器等机制组合而成。

误区6:无需PID,"酷网址"足矣你如何判断某个URL是否(或可能)持久?据统计,普通URL平均44天即失效,且绝大多数URL设计之初就未考虑持久性。分配PID才是向用户传递资源存续的希望。

误区7:PID解析技术门槛高自1990年代起,构建全局解析服务就很简单:查表+HTTP重定向+每年20美元租用主机名。例如,每个短网址服务本质上都是标识符解析器。

误区8:PID必然导致供应商锁定除非服务商刻意设置壁垒,否则任何数据库系统都不会区别对待标识符类型。

误区9:PID必须集中管理任何在URL域名后具有全局唯一核心值的PID均可持久化。若PID无法被其他主机服务,其存续必然受制于单一主机——须知没有域名或协议能永恒存在。

误区10:PID应当免费虽然可选择无创建费用且避免锁定的PID类型,但每个需维护的PID都代表着服务承诺,至少需持续投入人力成本。

Source: https://arks.org/news/2021-01-19-ten-persistent-myths-about-persistent-identifiers/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28294-1495637.html

上一篇:[转载]第三版OAIS更新一览
下一篇:[转载]国际档案理事会(ICA)发布战略规划2025-2029
收藏 IP: 125.33.204.*|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