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今年,Preprints.org①携手全球学术界共同庆祝国际开放获取周(Open Access Week)。围绕"谁拥有我们的知识?"这一主题,我们于10月13日举办了题为"在开放科学中,谁拥有话语权?"的网络研讨会。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ASAPbio②、PREreview③、Rippling Ideas④等等开放科学平台的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如何使知识共享更加公平、更具影响力。
研讨会聚焦于开放获取运动的核心价值——打破知识传播壁垒,重点分享预印本在促进科学民主化、推动学术评议变革和提升全球科研多样性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会议吸引了全球上百位研究者注册参与,反映出学术界对开放科学议题的广泛关注。
欢迎浏览Preprints.org官网了解更多有关平台和预印本的信息:
https://www.preprints.org/?mtm_campaign=sciencenet-post
本文首发于“PreprintsOrg 预印本”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QTLv6zUNtIaHuGzz56dt0Q
01 演讲精华速览:多维视角下的开放科学实践
(1)嘉宾:Lloyd Shu(舒子颜)先生 | Preprints.org产品经理
演讲主题:《通过预印本拓展科学:可见性与包容性》
舒子颜先生在研讨会开场中指出,开放科学虽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并不是所有学者都有足够的“话语权”,部分研究也面临可见性和包容性的问题。为此需聚焦两大挑战:提升成果可见性、增强学术包容性。
而预印本正是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工具:它能极大加速研究成果的传播,并通过多版本更新使研究过程更透明。此外,它更为包容,为包括早期职业研究者、全球南方学者在内的所有学者提供了发声渠道,同时接纳负面与非显著性结果,并通过评论、社交媒体与PREreview等渠道营造开放、建设性的对话氛围,促进全球科研的平等与建设性交流。
针对预印本缺乏同行评审、或被滥用等问题,舒子颜先生强调研究者应与平台携手保障预印本健康发展。他介绍了Preprints.org平台通过内容筛查、明确标注“未经同行评审”等应对措施,并呼吁研究者也需以批判性眼光阅读预印本,提供建设性反馈。
点击视频链接,观看完整发言内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csnzzEuH/
(2)嘉宾:Daniela Saderi 博士 | PREreview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监
演讲主题:《推动学术同行评审的变革》
Saderi博士强调“公平”是开放科学不可或缺的价值,然而公平尚未得到充分实现,这使得单纯的“开放”无法自动建立信任或消除不平等。在她看来,同行评审是推动变革的关键切入点。
在当前同行评审体系中,评审专家多以欧美男性为主,而早期职业研究者的声音常被边缘化。针对这些问题,Saderi博士提出通过开放化、社区驱动的预印本评审模式吸引全球多样声音参与,进而构建更包容的学术生态。这一方向旨在打破旧有范式,鼓励学界持续反思“谁有资格成为专家”“什么是知识”等根本问题,从底层推动评审体系的公平化。
最后,Saderi博士表达了向具有韧性、充满希望且能自由传播知识的生态系统转变的渴望,并呼吁每个人都能通过微小的行动,共同构建这样一个理想的未来。
点击视频链接,观看完整发言内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9sJz5E45/
(3)嘉宾:Jonny Coates 博士 | Rippling Ideas创始人
演讲主题:《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与预印本同行评审》
Coates博士在演讲中生动描绘了预印本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指出其已初步形成多层次结构。与此同时,AI工具正悄然融入科研评估环节,帮助识别审稿人、总结报告,甚至撰写评审,点燃了学术创新的火花。
然而,Coates博士也直面AI的潜在风险,如幻觉输出和缺乏深度分析,呼吁通过五大指导原则——透明度、人类监督、安全保密、质量完整性与伦理无偏见——构建负责任的AI应用框架。他强调,在开放科学中,确保人类声音主导至关重要,通过社区协作制定指南,不仅填补预印本领域的空白,还为研究文化变革注入活力,激励全球学者共同塑造更公平、更具包容性的学术未来。
点击视频链接,观看完整发言内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AsnzMEbb/
(4)嘉宾:Lamis Elkheir 博士 | ASAPbio研究员兼AREN⑤培训与资源发展总监
演讲主题:《以预印本为非洲发声:提升可见性与包容性》
Elkheir博士指出,非洲虽占全球人口的18%,但科研产出不足全球总量的3%,且主要集中在南非、尼日利亚等少数国家。超过80%的学术出版物依赖外国合作者,反映出显著的科研可见度差距。
开放科学(包括预印本)有望通过消除付费墙、降低APC成本、加速成果传播等方式,帮助非洲科研从相对孤立走向全球共享与可及。然而,目前非洲地区对预印本的采用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Elkheir博士认为,未来要实现更广泛的开放科学实践,还需推动科研文化与制度的深层转变,并完善相关基础设施,以进一步提升非洲科研的全球可见度与影响力。
点击视频链接,观看完整发言内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TsJz2EdG/
02 圆桌讨论亮点:共识与行动——开放科学的全球协作之路
在圆桌讨论环节,与会代表们围绕由观众们票选出来的三大核心议题展开交流,并结合非洲学者等群体的实际需求,形成了丰富的观点与建议。
(1)如何推动学术界更积极地分享、评论与协作?
讨论揭示了一个矛盾现象:学者们普遍认同开放科学的价值,但实际参与度偏低。分析指出,其背后原因包括信息不对称(尤其非洲等地区学者对预印本和开放评审等参与渠道认知不足)、现行学术评价体系过度强调竞争等。
对此,代表们建议采取“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与“自下而上的社区建设”相结合的策略,前者如资助机构与学术单位改革评估体系,后者则通过加强基层项目的深度关系建设,逐步推动持久性的文化变革。
(2)AI应用的机遇与伦理边界
关于AI在学术场景的应用,讨论肯定了AI在语言润色、评审辅助和翻译方面的潜力,但也警示了AI生成内容带来的伦理挑战:其模型可能固化甚至放大训练数据中存在的学术偏见,还可能导致“使用AI辅助润色”与“依赖AI生成核心观点”彼此混淆,造成学术不公。
与会代表们认为,应对这些风险,核心在于推动“负责任地使用AI”,并通过制定清晰的使用指南和透明度要求,引导学界善用其利、规避其害。
(3)预印本的价值与实践建议
最后,讨论回归预印本的本质意义,并提出三项具体行动建议:
时间策略:鼓励研究者在投稿前1个月发布预印本,以提升论文引用量;
可见性提升:通过主动数据共享与主动宣传扩大成果传播范围;
期刊适配:投稿前确认目标期刊的预印本政策,避免冲突。
代表们强调,开放科学不仅是技术变革,更是文化变革,必须正视系统性不平等,通过赋能边缘化学者打破现有权力循环。他们呼吁资助方和机构提供更多支持,共同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协作性和前瞻性的科研未来。
点击视频链接,观看完整讨论内容: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KsJz7ETR/
本次国际开放获取周特别研讨会,不仅是一场关于“知识话语权”的深度对话,更凝聚了全球开放科学实践者的行动共识——从预印本打破传播壁垒,到AI赋能与风险管控,再到提升非洲等地区的科研可见性与包容性,每一个议题都指向“让知识属于每一个人”的终极目标。
未来,Preprints.org将持续携手全球学界,把研讨中的思考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开放科学从理念走向更普惠的实践。若你想深入了解某位代表的观点,不妨点击文中对应视频,重温这场充满洞见的学术交流;也欢迎关注“PreprintsOrg 预印本”公众号,获取更多开放科学领域的前沿动态与实践成果。
嘉宾机构简介:
① Preprints.org是由MDPI支持的全学科预印本平台,其预印本被WOS、Google Scholar、Europe PMC及Scilit等权威数据库收录。平台同时提供期刊匹配与推荐服务,助力研究成果更快发表于学术期刊。
② ASAPbio(Accelerating Science and Publication in Biology)是一个专注于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的开放出版文化的非营利组织。它由科学家主导,通过倡导预印本、透明同行评审和创新交流方式,推动科研传播的透明度和效率。
③ PREreview是一个致力于通过开放同行评审增强学术多样性和公平性的非营利组织。它支持学者们参与预印本评审,提供培训和集体评审活动。
④ Rippling Ideas专注于预印本、开放科学和学术文化变革的咨询与倡导。该组织鼓励早期职业研究者使用预印本,构建更透明、协作的科研生态。
⑤ AREN(African Reproducibility Network)是非营利组织Reproducibility Networks家族的成员,致力于在非洲大陆推广开放科学和研究可重复性实践。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50731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