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
Molecules江南大学郝昌龙副研究员创建特刊:手性纳米材料——合成、性质和应用
2025-9-5 17:47
阅读:971

近几十年来,手性研究已成为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前沿热点,特别是在利用手性材料的不对称特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些突破不仅实现了复杂分子机器和宏观器件的精准构建,更在自旋、电子和光子的多自由度调控以及高效低毒药物开发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其中,手性纳米材料作为革命性的研究载体,正推动多个应用领域的创新发展:

在生物医学领域,其独特的结构不对称性显著提升了药物递送的靶向性和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了副作用;

在生物传感方面,实现了对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为疾病早期诊断和精准医疗提供了新工具;

在催化领域,其卓越的对映选择性大幅提升了化学反应效率,推动了手性分子合成技术的革新,深刻影响着制药、精细化工和农用化学品等行业;

在光学应用方面,通过创新性地调控光的偏振特性,为圆偏振发光二极管和高灵敏度光学传感器等尖端器件的研发开辟了新途径。

基于此,Molecules邀请了江南大学郝昌龙副研究员创建特刊“Chiral Nanomaterials: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手性纳米材料:合成、性质与应用)”。本特刊聚焦手性材料研究前沿,重点探讨手性纳米材料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我们诚挚邀请相关领域学者投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手性纳米材料的多样化应用;

对称性破缺的起源;

功能材料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可重构手性;

手性材料的理论计算或性质预测。

          

投稿截止日期:2026年2月28日

              

客座编辑

郝昌龙 副研究员

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研究员。2015年博士毕业于江南大学,后分别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江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近五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Materials 等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论文他引2000余次,申请并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得2018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排名第6)。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项目5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研究方向:手性纳米材料的精准合成以及应用。

    

特刊主页:https://www.mdpi.com/si/246023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molecules

         

Molecules 期刊介绍

主编:Thomas J. Schmidt, University of Münster, Germany

期刊发表化学各学科领域的基础、应用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原创性、首创性成果,主题涵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食品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计算与理论化学、光电化学、交叉化学、绿色化学等。目前已被SCIE (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MEDLINE、PMC、DOAJ、CAPlus/SciFinder等数据库收录。

2024 Impact Factor:4.6

2024 CiteScore:8.6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1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6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500633.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