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评审是保障学术质量的重要环节,期刊的发展离不开审稿人的持续贡献。为感谢审稿人的支持,表彰其在积极参与同行评审、促进学术的交流与传播方面的杰出表现,IJERPH 于2024年正式启动优秀审稿人榜单项目。该榜单以季度为周期进行更新,上榜学者将荣获荣誉证书,并有机会获得发文支持等多项激励。我们谨向所有慷慨奉献时间,助力 IJERPH 同行评审工作的审稿人致以诚挚的感谢,他们富有建设性的评审意见为期刊质量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4月,期刊公布首届优秀审稿人榜单,共有24名学者入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得益于优秀的审稿人团队,92%的作者对同行评审质量给予了“良好”或“优秀”的评价,各位审稿人们在维护期刊发文质量与保障学术诚信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期人物专访,编辑部有幸邀请到上榜学者之一——托罗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助理教授Emily Winter博士进行在线访谈,请她向我们分享审稿经验。
Emily Winter
美国托罗大学健康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身心健康干预、运动与饮食失调的交叉领域、认知评估
问答环节
Q.能否向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并分享一下您当前的研究课题?
我持有心理学家执业资格证书,同时也是一名专业的学校心理学家,现任托罗大学助理教授。近期,我在MDPI发表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方向展开:其一,聚焦智力与认知功能领域,重点探究婴幼儿的认知和发育功能特征;其二,围绕认知老化过程展开,结合新版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第五版) 的发布 (WAIS-V),深入探讨了弗林效应在此阶段的表现。此外,我还专注于身心健康领域的研究,并深耕于学校场景下饮食障碍的干预实践相关探索。
Q.作为审稿人,您评估论文时最看重的三个标准是什么?
作为审稿人,我评估论文时最看重以下三个标准:
首先,论文内容需具备学术前沿性,需要包含多学科交叉视角和对最新文献的细致解读。
其次,论文需采取严谨规范的研究方法。在开放科学理念日益普及且科研可重复危机仍存的背景下,研究需遵循领域内的最佳实践方法,例如规范使用置信区间、效应量,并客观描述研究结果。
最后,作为临床工作者,我尤其关注研究的实践价值与社会意义,文章中的研究成果对儿童、青少年、家庭及公众意味什么?临床医生、一线从业者乃至普通大众应如何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日常实践?这些问题的答案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价值。
Q.您如何看待以公开审稿人身份和评审意见为基础的“开放同行评审”,这将对学术交流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我看来,同行评审的核心在于反馈。反馈的目的在于通过专业意见助力论文质量优化,使稿件在发表前尽可能完善,最终实现社会实践价值最大化。从理论层面而言,开放评审有望促成更诚实、更可行、更友善的反馈氛围。更重要的是,这种开放性能让更多研究者从中受益,尤其是在撰写同类研究时,他们能够更加了解论文的修订逻辑。
Q.根据您的审稿经验,哪些非技术因素 (如论文结构、图表呈现、文献综述深度等) 最可能影响稿件质量?
我认为文献综述的深度最为关键。开展研究时,研究者必须全面掌握领域内最新研究成果,精准挖掘该领域研究空白,并明确如何填补这些空白。
Q.在多次审阅同主题论文后,您是否发现该主题存在的潜在突破点或局限性?它们对您当前的研究方向有何影响?
是的,我特别关注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与论述逻辑,也会仔细阅览论文的历史修改版本。通过观察作者如何根据评审意见优化内容,我获得了宝贵的启发,发现了以往研究中未曾留意的视角,这能让我在后续研究中融入新的观点。如果之后我收到类似的评审意见,我也能更加清晰地把握修改重点。
我始终认为审稿是一个循环往复、相辅相成的过程。在为同行提供支持的同时,我也能够深度洞察相关主题的研究动态,不断提升学术能力。
结语
再次向 Emily Winter 博士致以诚挚的感谢,衷心感谢她接受本次采访。同行评审是推动学术成果质量提升的坚实基础,在学术成果的传播中起到保障作用;审稿人则是助力学术质量把控的核心力量,在稿件的科学评估与价值筛选中起着把关作用。相信在审稿人的专业支持和严谨评审下,期刊会涌现更多优质成果,也期待今后更多优秀学者加入审稿队伍,为 IJERPH 期刊发展注入新动能。
查看2024年优秀审稿人榜单:https://www.mdpi.com/about/announcements/8261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ijerph
IJERPH 期刊介绍
主编:Paul B. Tchounwou, Morgan State University, USA
期刊涵盖全球健康,保健科学,行为和心理健康,传染病、慢性病和疾病预防,运动和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环境健康和环境科学。
2024 CiteScore:8.5
Time to First Decision:27.8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3.9 Days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9858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