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香港大学David Lee Phillips教授与厦门大学唐卫华教授:光催化在能量存储与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已有 680 次阅读 2025-7-26 09:22 |个人分类:特刊征稿|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自1972年Honda-Fujishima效应开创性研究以来,半导体光催化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对光催化机理的深入理解,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高性能光催化剂。然而,即使在优化光生载流子动力学后,太阳能-化学能转换效率仍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为响应当今全球对碳中和社会的追求,亟需在该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光/电协同催化技术通过同时利用光能和电能,为解决这一挑战提供了创新途径。该技术不仅能显著提升催化效率,还为可再生能源转化与存储开辟了新方向。

Molecules 邀请了香港大学David Lee Phillips教授与厦门大学唐卫华教授,合作创建特刊“Recent Research on Photocatalysis for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光催化在能量存储与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本特刊致力于探索新型光/电催化剂材料的开发,深入研究其高性能催化机制,并聚焦于这些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最新进展和突破。

            

本特刊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用于光/电催化剂的材料开发

高性能催化机理的研究

人工智能辅助催化剂筛选

光/电催化剂的实际应用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2月31日

       

客座编辑介绍

David Lee Phillips 教授

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 (Chair Professor),1989年在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1993年加入香港大学任教,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09年起担任讲座教授,并于2006–2010年间出任化学系系主任。曾获荣誉包括香港大学杰出青年学者成就奖 (1999–2000)、香港大学杰出学者成就奖 (2006–2007) 及香港裘槎基金会高级研究成就奖 (2006–2007)。Phillips教授已发表学术论文达400余篇,至今以通讯作者在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Energy Environ. Sci. 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达30余篇。此外,他还担任 Journal of Physical Organic Chemistry、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和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B/C 等多个国际期刊的编委。

研究领域:腐蚀电化学、光化学、光催化、反应机制与动力学、超快光谱学。

            

唐卫华 教授

厦门大学南强重点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杰青、“闽江学者”特聘教授。毕业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专业,后在北京化工大学获材料学硕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化学博士,并先后在新加坡材料研究院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担任中国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学会会员、美国化学会会员、澳大利亚皇家化学会会员,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有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储能等。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 (地区) 合作与交流、面上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30余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三等奖。以第一/通讯作者在 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Prog. Polym. Sci.、Mater. Today、ACS Energy Lett.、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Nature Protocols、Biomaterials 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影响因子10以上论文70余篇,入选ESI高被引16篇,热点论文5篇。论文被SCI他引9500余次。获国家发明专利16项。

              

特刊详情页:https://www.mdpi.com/si/247271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molecules

           

Molecules 期刊介绍

主编:Thomas J. Schmidt, University of Münster, Germany

期刊发表化学各学科领域的基础、应用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的原创性、首创性成果,主题涵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分析化学、应用化学、天然产物化学、食品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计算与理论化学、光电化学、交叉化学、绿色化学等。目前已被SCIE (Web of Science)、Scopus、PubMed、MEDLINE、PMC、Reaxys、Embase、CaPlus/SciFinder等数据库收录。

2024 Impact Factor:4.6

2024 CiteScore:8.6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1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6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95221.html

上一篇:Forests: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及利博士领衔特刊——森林土壤微生物动态与养分循环
下一篇:Nanomaterials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徐东辉与刘广洋团队:ZIF膜的制备、分离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收藏 IP: 120.225.1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