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对话Veterinary Sciences期刊客座编辑:郎一飞副教授和周紫峣博士

已有 325 次阅读 2025-5-27 16:56 |个人分类:人物专访|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本期人物专访,Veterinary Sciences 编辑部专程拜访了四川农业大学郎一飞副教授和周紫峣博士两位客座编辑,围绕期刊建设展开深度交流。两位老师既对期刊给予高度肯定,也提出诸多真知灼见。现以专访形式呈现此次思想碰撞的精华内容,让我们共同探寻学术期刊的进阶之路。

           

受访人简介

郎一飞 副教授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聚焦冠状病毒-受体相互作用与跨宿主传播。自2015年起担任荷兰皇家微生物学学会会员,同时为Nature Communications、Virology Journal 等SCI期刊审稿专家,并任BMC旗下期刊 Animal Diseases 科学编辑。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2-2024)、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2022-2023) 等多项课题,并参与犬细小病毒反向遗传系统构建等创新实验。以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Chemistry、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等Top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周紫峣 博士

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聚焦兽医外科及外科手术学、小动物口腔及消化疾病。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理事、小动物医学分会牙科专家组成员,四川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与小动物医学分会副秘书长,并担任成都市农业农村局项目评审专家、成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四川省药监局科技项目“比格犬根尖周炎模型的建立及纳米氧化锌量子点干预作用研究”(2022-2024),牵头制定四川省地方标准《普通级实验用猫—微生物学监测》 (DB51/T 2852-2021),以通讯作者身份在The Thai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研发“犬口腔种植体”“牙菌斑采样器”等实用工具,副主编《兽医外科与外科手术学》(第二版) 教材。多次在东西部兽医师大会、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One Health青年兽医师大会等国内外平台担任牙科讲师。

           

访谈内容 

Q1 您认为 Veterinary Sciences 期刊的宗旨和特色是什么?

A:Veterinary Sciences 是一个坚持开放获取原则、致力于推动全球动物健康研究进展的国际化学术期刊。期刊的核心宗旨是搭建一个覆盖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多学科交叉平台,聚焦动物疾病防控、精准诊断、创新治疗及公共卫生等关键议题。期刊特色在于其广泛包容的选题范围与多样的稿件类型 (包括原创性研究、系统综述、案例报告和短篇通讯等),并以高效透明的出版流程、严谨的同行评审机制及国际化编辑团队为支撑,持续为全球兽医科学研究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学术交流与成果展示渠道。通过促进知识共享与跨领域协作,期刊力求成为推动兽医学前沿发展的重要学术枢纽。

           

Q2 您如何评价 Veterinary Sciences 期刊的出版服务流程?

A:Veterinary Sciences 在学术出版领域实现了专业化管理与作者服务的有效平衡。期刊以严格的内容筛选机制为基础,重点关注研究的创新性、科学价值及对兽医临床、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实践意义,而且全流程管理透明、响应及时、用户体验良好。投稿系统实时更新审稿进度,编辑团队对同行评议意见的系统梳理与针对性反馈显著提升了修改效率;从格式规范校对到科研伦理审查的全程辅助,进一步降低了作者的沟通成本。其开放获取模式打破了学术传播壁垒,既保障了研究成果的全球可见度,也为技术转化和政策制定提供了即时参考。

           

Q3 您对期刊在2025年的发展有何建议?

A:期刊应当更加重视内容的深度积累与长期学术影响力的构建。建议期刊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学会、专业协会及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如设立专题论坛、联合评选优秀论文、推动多中心合作研究等,从而增强学术凝聚力与行业认可度。同时,提升编辑策略与审稿机制的科学性,聚焦新兴交叉领域,将有助于增强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与学术声誉。

           

Q4 请问老师们对期刊覆盖的学科领域和研究方向有何建议?

A:在学科布局方面,建议期刊进一步拓展人兽共患病、动物福利、转化医学及伴侣动物行为与心理等交叉研究方向,紧贴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与人宠关系演变的新趋势。当前国内在伴侣动物医学、动物心理行为学等领域仍处起步阶段,而国际上相关研究已逐步走向精细化、系统化。通过加强对海外高水平成果的关注与引介,尤其是加强与国际知名课题组的互动与合作,有助于丰富选题结构、提升期刊的国际话语权。同时,建议关注前沿技术在兽医学中的应用,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分子影像、生物信息学等,以实现选题内容的多维突破。

           

Q5 今年期刊正在组建国际青年编委团队,请问老师们对期刊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有何期许?

A:我们高度期待 Veterinary Sciences 通过组建国际青年编委团队,进一步激发学术社群的活力,引入多元化的视角与学术思维,从而推动期刊内容创新与学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青年学者作为未来学术共同体的中坚力量,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跨学科研究能力。期刊不仅应成为青年科研人员展示成果的高质量平台,也应成为他们学术成长与国际交流的“孵化器”。建议青年编委积极参与选题策划、专题建设、同行评审及科研传播等核心环节,提升自身学术治理与组织能力。同时也期望青年研究者在理论创新的同时,注重研究的临床转化价值,推动基础科学向实践应用的有效延伸,共同助力兽医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结语

此次访谈中,郎一飞老师和周紫峣老师为期刊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两位专家既充分肯定了期刊在学术质量、出版服务和开放获取方面的优势,也针对学科发展、国际影响力提升和青年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我们衷心感谢两位的专业分享和鼎力支持。期刊编辑部将认真研究落实各项建议,持续提升办刊质量和服务水平。期待未来能与更多专家学者携手,共同推动兽医学研究的创新发展,为促进动物健康和人类福祉贡献力量。

           

Veterinary Sciences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vetsci

主编:Patrick Butaye, Ghent University, Belgium;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hina

发表与兽医科学领域相关的原创研究文章、评论、通讯和简短说明,主题包括动物疾病、紊乱和损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2023 Impact Factor: 2.0

2023 CiteScore: 2.9

Time to First Decision: 21.2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 2.7 Days

1.jpg

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87429.html

上一篇:Microorganisms:山东大学姜天宇助理研究员创建特刊——微生物可视化与生物传感技术
下一篇:Biomolecules 利用哮喘中的糖基化模式: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收藏 IP: 111.203.15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9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