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
Sensors “通信”栏目精选特刊合集
2025-3-9 16:08
阅读:1057

本期文章为大家推荐 Sensors 期刊"Communications (通信)"栏目的4个特刊,内容包含:

  • 6G系统中的通信、传感和定位

  • 汽车可见光通信 (AutoVLC)

  • LoRa通信技术

  • 天线阵列设计

以下特刊均已开放投稿,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贡献学术成果。

           

特刊一

Communication, Sensing and Localization in 6G Systems

6G系统中的通信、传感和定位

Edited by Dr. Di He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6月31日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进展,我们正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6G系统时代。在筹备下一代移动网络之际,深入探究并理解这些前沿系统中通信、传感及定位技术的潜力,显得尤为关键。

6G系统的核心关注领域之一在于通信,其目标是为各类设备提供无缝且高效的连接服务。这涉及到对多输入多输出 (MIMO)、毫米波通信以及太赫兹通信等尖端技术的探索,以期实现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与高效率。

在6G系统中,传感能力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推动广泛应用的实现与服务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将传感技术融入网络基础设施,6G系统能够赋能实时监控、环境感知以及情境感知等能力,这些传感能力在智慧城市、医疗保健、农业、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定位技术同样是6G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为设备与用户提供精确的定位与跟踪服务。得益于超宽带 (UWB)、基于毫米波的定位技术以及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等定位技术的革新,6G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准的位置信息,为基于位置的服务、导航系统以及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发展铺平道路。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探索6G系统中通信、传感及定位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显得尤为迫切。本特刊旨在汇聚推动6G生态系统中这些基础组件发展的前沿研究成果、新技术以及创新应用。

我们诚邀各位提交原创研究论文与评论文章,以展示这些领域的重大进展。潜在的兴趣领域包括但不限于:6G系统架构与关键技术;先进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6G系统中的传感能力及其应用探索;定位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实现方法;超宽带 (UWB) 技术的创新应用;MIMO技术的优化与扩展;非正交多址接入 (NOMA) 技术的研究;毫米波通信与太赫兹通信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实时监测技术在6G系统中的应用;物联网与6G系统的融合;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在6G定位中的应用;导航技术的革新与6G系统的融合;通信、传感与导航技术的一体化研究。我们期待与您共同见证并推动6G技术的发展。

       

了解特刊详情:https://www.mdpi.com/si/181302

            

特刊二

Automotive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AutoVLC)

汽车可见光通信 (AutoVLC)

Edited by Dr. Alin-Mihai Cailean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4月30日

在当前社会对道路安全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车辆间 (包括基础设施到车辆I2V、车辆到车辆V2V以及车辆到一切V2X) 的通信、车辆间距离测定及车辆定位服务,已被广泛视为构建更加安全道路网络的关键要素。在这一领域中,可见光通信 (VLC) 作为一种直接且高效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其在技术和经济层面的多重优势。

本特刊旨在为推动汽车VLC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将重点关注VLC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我们诚挚邀请潜在作者提交涉及以下主题的原创研究、开发成果、实验作品及新型汽车VLC应用案例。同时,也欢迎提交具有深入调查与分析的论文。预期涵盖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I2V、V2V及V2X的VLC通信技术;先进的汽车VLC系统架构与设计;基于VLC技术的车辆导航与定位解决方案;VLC支持的协同驾驶与驾驶员辅助系统;利用VLC技术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 (ADAS) 创新;汽车VLC系统面临的脆弱性、挑战及未来展望;新兴的汽车VLC应用场景与探索;VLC系统开发的新趋势、新理念与技术革新;VLC与其他通信技术的融合应用,即混合车辆通信系统;汽车VLC系统中的噪声抑制与缓解技术;基于可见光技术的测距与距离精确确定方法;车辆可见光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软件定义的汽车VLC系统架构与功能;车辆光通道建模、性能分析及特性描述;VLC应用中车辆移动对通信性能的影响分析;车载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我们期待通过本特刊,能够汇聚汽车VLC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共同推动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了解特刊详情:https://www.mdpi.com/si/85872

             

特刊三

LoR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IoT Applications

面向物联网应用的LoRa通信技术

Edited by Dr. Luca Leonardi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5月31日

低功耗广域网 (LPWAN) 作为一种创新的通信范式,正逐步在诸多应用场景中成为传统蜂窝与短距离无线技术的有力补充乃至替代者。在物联网 (IoT) 领域,LPWAN凭借其节能高效的连接能力,为分布于辽阔地理区域内的海量低功耗设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通信解决方案。其中,LoRa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LPWAN技术,正被广泛视为连接数十亿物联网节点的关键桥梁。我们预见,随着LoRa技术的不断部署与推广,越来越多的物联网节点将通过LoRa接入互联网,从而在智能城市构建、智能监控系统、医疗保健服务以及工厂自动化等多个领域催生出丰富多样的创新应用。然而,在LoRa技术的设计、实施、评估及其系统开发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实际挑战与宝贵的研究机遇。

本特刊聚焦于LPWAN技术,特别是LoRa技术,旨在深入探讨以下主题 (但不限于):

针对移动设备或部署于广阔地域场景下的LoRa实验部署方案与解决方案研究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优化LoRa通信的配置与管理流程

LoRa物理层的新型设计与优化策略探讨

LoRa链路层与网络层的新型设计与实现方法

LoRa与工业、科学与医疗 (ISM) 频段内其他无线技术的共存机制与合作策略

LoRa技术的安全性考量与防护策略分析

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同仁积极参与,共同为推动LPWAN技术,特别是LoRa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贡献力量。

           

了解特刊详情:https://www.mdpi.com/si/170120

       

特刊四

Antenna Array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无线通信天线阵列设计

Edited by Dr. Choon Lee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4月30日

天线阵列设计近期在学术界与工业界均受到了广泛关注,这归因于其在未来无线通信系统中扮演的核心角色。特别是在5G及后续版本的系统中,MIMO阵列的设计需求愈发凸显,要求阵列具备多种关键特性。例如,为了实施大规模MIMO,阵列需保持紧凑性;为了增强扫描能力,需具备高增益;而为了实现高数据速率通信,则需具备宽带特性。此外,设计考量不仅局限于阵列单元本身,馈电网络同样至关重要。传统企业馈电网络已有多种替代方案,如基板集成波导 (SIW)、介电图像波导 (DIG) 或矩形波导 (RWG) 等,这些方案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更进一步,设计中甚至可融入超材料层或介电透镜等额外组件,以在扫描范围、互耦抑制、带宽拓展和增益提升等多个维度上优化阵列性能。

本特刊聚焦于天线阵列领域的最新进展,旨在全面展示该领域的创新成果。潜在的主题涵盖但不限于:MIMO天线阵列的设计与实现;相控阵与波束成形技术的最新进展;低成本天线阵列的开发与应用;5G及后续版本通信系统中的天线阵列技术;毫米波与太赫兹波段天线阵列的研究;透镜天线的设计与性能优化;基于超材料的天线阵列的创新探索;阵列信号处理算法与技术的最新发展;多波段、宽带及超宽带天线阵列的设计挑战与解决方案;物联网 (IoT) 无线通信中的天线阵列应用;天线阵列的优化策略与方法;可重构天线阵列的研究进展;紧凑型天线阵列的设计与实现难点;基于超材料和超表面的天线阵列的潜力挖掘;稀疏阵列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天线阵列设计。

我们诚邀各位学者与专家投稿,共同分享天线阵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见解。

               

了解特刊详情:https://www.mdpi.com/si/173357

           

Sensors 期刊介绍:https://www.mdpi.com/journal/sensors

主编:Vittorio M.N. Passaro, Politecnico di Bari, Italy

期刊涵盖所有传感器科学和技术研究领域,例如物理传感器、智能传感器、传感网络、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雷达、可穿戴电子设备和先进的传感材料及其在物联网、工业、农业、环境、遥感、导航、通信、车辆、成像、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目前期刊已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SCIE)、PubMed、EI、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3.4

2023 CiteScore:7.3

Time to First Decision:18.6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4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7643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