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地质灾害,如落石和滑坡,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及时、有效的监测对于预防和减轻这些灾害的影响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监测方法往往成本高昂,部署复杂,且在偏远地区难以实施。因此,寻求一种低成本、易于部署且高效的监测解决方案迫在眉睫。来自意大利拉奎拉大学工业与信息工程系的Vincenzo Stornelli教授团队,在 Journal of Low Power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 (JLPEA) 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LoRa技术构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于监测地质灾害,如落石和滑坡。
研究内容及方法
LoRa (Long Range) 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络 (LPWAN) 通信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远、功耗低、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物联网 (IoT) 应用。LoRaWAN是LoRa的网络协议,支持大规模设备连接,适合于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地质灾害监测中,LoRa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研究团队在意大利Pantelleria岛选择了一个易发生落石和滑坡的区域,部署了基于LoRa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该网络由多个传感节点、便携式LoRaWAN网关和数据处理中心组成。
传感节点:每个节点配备加速度计和倾角传感器,用于检测地表运动和倾斜变化。节点通过LoRa模块与网关通信,采用低功耗设计,确保长期运行。
便携式LoRaWAN网关:网关负责收集传感节点的数据,并通过蜂窝网络将数据传输至远程服务器。便携式设计使其易于在不同地点部署,适应复杂地形。
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接收并存储传感数据,利用算法分析地表运动特征,识别潜在的落石和滑坡风险。
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为通用LoRaWAN网络架构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系统成功检测到多次地表运动事件。传感节点的数据准确反映了地表的加速度和倾斜变化,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此外,LoRa通信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满足了监测区域的需求,低功耗设计确保了设备的长期运行。研究还发现,便携式LoRaWAN网关的灵活部署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能够根据监测需求调整覆盖范围。相比传统方法,该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低成本:设备和通信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部署。
易于部署:便携式设计和无线通信减少了布线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高效监测: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提高了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适应性强:系统可根据不同地形和监测需求进行调整,适用于多种环境。
研究总结
基于LoRa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Pantelleria岛的成功应用,证明了其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未来,研究团队将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包括提高传感器精度、增强数据分析算法,以及扩展监测范围。此外,将该技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地质灾害监测,如泥石流和地震,也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实践,基于LoRa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有望成为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工具,为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关键作用。
原文出自 JLPEA 期刊:https://www.mdpi.com/2079-9268/12/3/47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jlpea
JLPEA 期刊介绍
主编:Davide Bertozzi,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K
期刊旨在发表低功耗电子方向的创新研究和重要成果。期刊范围涵盖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新兴电子器件和工艺技术、模拟、数字和混合信号 VLSI 电路、架构和系统设计、SoC 和嵌入式系统、能量采集和无电池系统、综合和优化工具,以及用于低功耗设计的 CAD 工具和方法。目前被 Scopus、ESCI 等数据库收录。
2023 Impact Factor:1.6
2023 CiteScore:3.6
Time to First Decision:20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7 Days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7479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