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编辑荐读精选了来自天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于Electronics 期刊的5篇优质文章,电动汽车火灾轨迹识别、降压电路的混合恒通时模式、双摆四旋翼运输系统、联邦学习视觉变形训练以及紧凑型四端口MIMO天线等主题。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1.Electric Vehicle Fire Trace Recognition Based on Multi-Task Semantic Segmentation
基于多任务语义分割的电动汽车火灾轨迹识别
Jiankun Pu and Wei Zhang
文章亮点:
(1) 作者构建了一个包含314张烧毁电动汽车图像的数据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语义分割的电动汽车火灾痕迹识别方法,用于识别不同烧毁严重程度的痕迹。
(2) 研究中设计了一个双分支网络,一个分支用于提取图像前景,另一个分支用于烧毁严重程度的分割。
(3) 作者使用了在COCO数据集上预训练的权重来初始化网络,并通过多任务学习框架同时训练两个分支,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识别性能。
2.A Hybrid Constant On-Time Mode for Buck Circuits
降压电路的混合恒通时模式
Shun Zhong and Ziqian Shen
文章亮点:
(1) 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降压电路的混合恒定导通时间 (COT) 电压模式,旨在实现高动态性能和高负载能力的控制器设计和固定工作频率;提出了一种结合了COT方法、动态参考电压技术和PD模块的混合控制策略,以提高降压电路的性能。
(2) 通过混合技术,可以在不损失性能和稳态鲁棒性的情况下,很好地固定工作频率,即使在输入和负载突然变化时,频率也不会有大幅跳跃。
(3) 提出的控制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降压电路的电流输出能力和效率,而且对于电路设计和优化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Online Trajectory Planning Method for Double-Pendulum Quadroto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双摆四旋翼运输系统在线轨迹规划方法
Juntong Qi et al.
文章亮点:
(1)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线轨迹规划方法,用于双摆杆四旋翼运输系统,旨在实现精确定位的同时抑制吊钩和载荷的摆动。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进行在线轨迹规划,无需对四旋翼的速度和加速度进行离线设计,提高了轨迹生成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2) 本文提出的轨迹规划方法能够在不影响定位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抑制吊钩和载荷的摆动,这对于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3) 本文利用数学理论对所提出的轨迹规划方法进行了严格的稳定性和收敛性分析,确保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4.Training Vision Transformers in Federated Learning with Limited Edge-Device Resources
基于有限边缘设备资源的联邦学习视觉变形训练
Jiang Tao, Zhen Gao and Zhaohui Guo
文章亮点: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联邦学习 (FL) 训练算法,名为FedVKD,该算法利用知识蒸馏技术在边缘设备上训练小型CNN模型,并将知识传递给服务器端的ViT模型,有效利用了边缘设备的计算能力并减少了资源消耗。
(2) 所提出的FedVKD保持了类似FedGKT的异步训练特性,这意味着不同的边缘设备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训练,而无需等待其他设备,提高了训练的灵活性和效率。
(3) 通过在四个不同的数据集及其非独立同分布 (non-IID) 变体上的测试,验证了FedVKD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相比于FedGKT和FedAvg能够实现更高的准确率,展示了其在资源受限环境下进行ViT训练的有效性。
5.Compact Quad-Port MIMO Antenna with Ultra-Wideband and High Isolation
具有超宽带和高隔离的紧凑型四端口MIMO天线
Zhengrui He and Jie Jin
文章亮点:
(1) 本文提出了一种紧凑的四端口多输入多输出 (MIMO) 天线,设计的MIMO天线单元具有14.58 GHz的绝对带宽和160.4%的相对带宽,同时通过在接地面上引入角度切口,实现了超过27.8 dB的高隔离度。
(2) 天线整体尺寸为51.2 mm × 51.2 mm × 1.524 mm,利用极化多样性技术和接地面的解耦间隙,实现了紧凑尺寸下的低耦合和高隔离度。
(3) 通过仿真分析,天线展现出良好的多样性特性,适用于UWB通信系统,并且可以扩展应用于卫星移动通信和固定通信服务。
Electronics 期刊介绍
主编:Flavio Canavero, Politecnico di Torino, Italy
期刊涵盖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电子材料、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工业电子、电力电子、生物电子、微波和无线通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统与控制工程、电路和信号处理、半导体器件、人工智能、电动和自动驾驶汽车、量子电子等。期刊致力于快速发表与广泛电子领域相关的、最新的技术突破以及前沿发展。
2022 Impact Factor:2.9
2022 CiteScore:4.7
Time to First Decision:16.6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6 Days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MDPI开放科学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3502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