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太快,距李老师离开我们已两年有余。期间我数次提笔,最终还是没有形成一个文字。又是清明,情绪涌上心来。
李老师病情急转直下,走的非常突然。我们一直以为他恢复甚好,病魔已经离他远去。他说话那么爽朗,声音何其洪亮,中气相当十足,哪里像一个病人。星期三晚上的《理论生态学》,我刚准备开始讲课,李老师的学生孙武走进教室,跟我说李老师病情恶化,他需要请假去医院。闻此消息,不能相信,也不愿相信。早些天还那么健朗的人,怎么就到了弥留之际。人世间呀,旦夕祸福,奈何奈何。
李老师是XTBG的传奇人物,不仅仅因为他在世纪之初,就把成果发表在《Nature》上,同时也是因为他仗义执言,秉公允能。葫芦岛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待在那里,难免抱怨,及至离开,又怀念万分。地方很小,大家整天在一起,所以感情交流多,人与人之间走的近。坐在烧烤摊上,除了可以聊学术,更多的恐怕是八卦。八卦李老师,常是赞其正派,公平,仗义执言。
学生年代,其实跟李老师的距离比较远,接触的机会也少。工作之后,这样的交流多了起来,也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李老师。李老师好酒,并且海量。海量之人多是豪爽之辈。李老师虽然海量,但是并不劝酒。比如我这样的弱鸡,他通常会在酒桌上予以保护,我们内心惶恐,也更是感激。
李老师正直,但是并不刻板,更不古板。这是非常难得的。生活中,其实他挺爱笑,也能开玩笑,也开的起玩笑。记得有一届的热带森林生态学研讨会,他也去了,并且参加了会后考察。可以看到,野外工作,李老师绝对是一把好手。
我回来云南,李老师做东,盛情款待。我没来得及回请,李老师已然仙逝。他是老师辈,蒙他看得起,请我吃饭,我已经惶恐不已。桌上我们所谈,我至今记忆深刻。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的财富,让我们终生受用。
《寻梦环游记》说,人死有三次。一次是身死,一次在葬礼,第三次则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再想起你。李老师,又到清明,我们不会忘记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3 1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