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刹车磨损颗粒(Brake Wear Particles)是交通源非排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对环境和健康造成潜在影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颗粒的排放水平和化学组成,但对刹车温度这一关键变量如何影响颗粒的排放特性与生成机理的系统研究仍然不足。因此,探究温度驱动下刹车颗粒的生成与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由清华大学、中国环科院、北京理工大学等单位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刹车台架实验,系统研究了在350℃、450℃和550℃三个高温条件下刹车颗粒的排放特性、生成过程及其演变机制。研究发现:随着温度升高,颗粒物的数量排放均明显增加,高温条件下产生的颗粒更偏向于细颗粒,且改变了原始摩擦材料中的金属和有机物特征。进一步的机理分析显示,温度不仅直接影响摩擦副的磨损速率,还通过改变材料表面状态和氧化反应强度,驱动颗粒在生成和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模式,这些发现为理解刹车颗粒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该成果不仅拓展了对高温工况下刹车颗粒物生成机理的认识,也为未来刹车材料设计、制动系统优化及交通排放控制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参考。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期刊Emerging Contaminants上。

文章信息 Emerging Contaminants
Brake wear particles from various temperatures: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generation processes and evolutions
Yachao Wang, Aihong Li, Hang Yin, Sheng Su, Yitu Lai, Wanyi Chen, Xin Wang, Jianwei Tan, Lijun Hao, Shijin Shuai, Yunshan Ge
https://doi.org/10.1016/j.emcon.2025.100554
期刊简介 Emerging Contaminants

Emerging Contaminants是世界领先的研究解决由新污染物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期刊,该刊入选2020年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
Emerging Contaminants所有文章将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一经收录将发表在月活用户超过1700万的ScienceDirect平台,供领域内的学者、及全球读者免费阅读、下载及引用。
目前,期刊已被ESCI、Scopus、DOAJ等数据库收录。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科爱KeAi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96796-1507669.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