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Ai Publishing 植根中国 影响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aipublishing

博文

Fundamental Research|李佳硕等:2008年金融危机的启示:后疫情时代,全球电力系统脱碳该如何走?

已有 400 次阅读 2025-9-3 23:0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研究旨在解析经济危机及其刺激计划对电力系统碳排放的影响机制,以指导疫情后全球电力系统脱碳。研究聚焦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全球电力系统碳排放的动态变化,研究发现2009年至2011年全球发电总量出现明显反弹,且增速高于GDP,电力相关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也出现反弹;以化石能源为主的国家(如中国、美国和印度)是碳排放反弹的主要原因;固定资本形成导致全球电力消费大幅增长。

image.png

中文标题:2008年金融危机的启示:后疫情时代,全球电力系统脱碳该如何走?

英文原题: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for global power decarbonization after COVID-19?

通讯作者:李佳硕, 山东大学

第一作者:张鹏飞, 山东大学

关键词:电力脱碳;碳排放;分解分析;投入产出;金融危机

背景介绍

2019年年底爆发的新冠大流行造成全球电力需求和发电碳排放量显著降低。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以及欧盟、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陆续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全球发电量及其碳排放出现反弹势头。然而,当前关于经济危机及刺激政策对电力系统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尚未明晰,无法为避免后疫情时代电力碳排放反弹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研究成果

本研究首先使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分析(LMDI)方法量化了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在2000-2017年间电力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变化的贡献,然后使用多区域环境拓展投入产出(EE-MRIO)模型量化了主要地区和国家消费侧的电力需求,揭示了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电力系统脱碳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经济衰退期间,电力碳排放的减少速度高于发电量的减速(2008-2009年全球发电量下降0.3%,碳排放下降1.66%),这是因为火力发电会优先退出供电,电力结构的变化有效减少了全球电力碳排放增长(图1)。在经济复苏期间,火力发电快速增长和全球经济电力强度的提高是电力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从最终需求来看,固定资本形成贡献了2009-2011年全球隐含电力消费增长的60%。

image.png

未来方向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是揭示2008年金融危机对全球电力消费、电力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可以为促进电力系统低碳转型提供参考。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加快可再生能源建设以部分满足疫情后增长的电力需求,同时通过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能耗标准、为钢铁和铝等金属制品贴上能耗标签等措施来缓解后疫情时代的电力需求和电力碳排放反弹。

主要作者简介

李佳硕   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类)等课题。在Nature及其子刊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担任Scientific Data等期刊编委或顾问。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民进中央参政议政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张鹏飞   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Bulletin、Fundamental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Applied Energy等期刊发表多项研究成果。

引用本文

Pengfei Zhang, Xu Zhao, Laixiang Sun, et al.,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 for global power decarbonization after COVID-19?. Fundamental Research, 5(3) (2025)  1221-1232.

原文链接(复制到浏览器中查看):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7325823000687

image.png

期刊主页:

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fundamental-research/

文章阅读:

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Fundamental-Research

投稿系统:

www.editorialmanager.com/fmre

查看更多本期信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欢迎阅读、下载及引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96796-1500316.html

上一篇:Advanced Nanocomposites综述:解锁性能潜力-有机半导体中的纳米纤维网络
下一篇:“藕”筑真肉!湖南大学张璨副教授和戴建武研究员团队用藕丝助力生产“人造猪肉”
收藏 IP: 223.104.2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7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