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O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POP

博文

“人体机械热机模型”是否连接起了中西医学、心理学-生物学?

已有 206 次阅读 2025-9-1 23:0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问题逻辑

在“人”的载体上,心物问题和心身问题,均被作为心物问题。把上行和下行进行区分,分别命名为“心物”和“心身”。心物神经表征方程组解决上行,则还需要下行的方程组,解决人体下行的统一性总描述。也就是人体的呼吸、泌尿、循环、消化、免疫、肌肉、骨骼的总系统,是否存在统一性的功能模型?

人体生理子系统

上述系统合并:构成两个功能系统:

(1)自主神经系统连接的五脏六腑。它是人体的“供能系统”。

(2)肌肉杠杆连接的躯体肌动系统。它是人体的“机械制动系统”。

1.生物机械热机模型

人体五脏六腑模型:热机——生物材料构成的热机系统。

1.1人体机械热机模型构成

(1)排气、进气、排水管:肺

(2)油泵:心脏

(3)油路:血管

(4)燃烧室:细胞和组织

(5)活塞换能:ATP和ADP能量循环

(6)能量加注:肝

(7)废水、废料滤除:肾

(8)燃烧室的电子打火:神经

(9)燃烧室喷油燃烧:激素能调控制

动图封面

机械热机

人体油路、脏器热机

动图封面

热机循环换能

1.2人体热机电打火系统

神经连接脏器,对脏器电子打火,ATP和ADP驱动运行,热机循环。

热机燃烧室双路控制:神经点火、激素喷油火控控制

1.3神经电打火电控电路(热机电控电路)

热机电控系统:交感和副交感,构成了:油门控制大小的制动踏板。

脏器系统协同,形成促进和约束,影响热机整体功能。

1.4心脏油泵数字供油控制

心脏调频,满足数字编码。设心脏的每博能量为E,静息跳动频率为  ,交感和副交感叠加的频率为  ,则心脏总输出功率为

频率的变化,使得功率形成谐振。满足圆运动。心脏是以“频率”对能量编码的。与神经相同。均采用数字编码。数字编码,是人体精确控制的基础。

心脏腔体是数字能量的“模拟器”,它是“能量码”的“编码器”。

动图封面

心脏能量数字编码

心脏调频原理

2.心身热机电化方程组

对人体热机的控制,有反射弧(接收外刺激)、生物钟、心理评价量等,由此形成:心身映射。则可以根据上述模型,得到人体的总模型。

在五脏基础上,中医走向了整体、西医走向了分解。这是中西医在理论上的分界点。心身热机模型的出现,把生物学推向了统一:

(1)生化解决生命材料的垒砌、能量的化学原理。

(2)细胞生物学、基因解决人体垒砌单元的“砖块”和“copy”。

(3)人体生理学,解决热机的“零件”和“部件”的功能,和“信号机理”。

在人体生理上,可能我们找到了一个总体的“功能”模型。从这个模型出发,中医的“热力学”理论,开始走向数理体系,西医的“生化”用于人体的“气”的计算。

        

气机理论、三阴三阳、表里关系、中医圆运动,这些唯象学模型,可能因为整体性质的、热机控制学模型的出现,而得到合理的推理。他们是完备的、标准的功能、结构模型。这是西方生物学企图在整体性水平,无法建立的功能模型。既是古典意义的,也是现代科学意义的。可能,是时候,用整体的、生物物理意义的模型,阐明中医、西医、心理学(精神、情绪)的总体原理的时刻慢慢拉开了。中医学走向数理科学的门开始、可能被打开。

黄元御气机升降理论详解中医六经辨证(1)—三阳病 - 中医必备知识 - 轻壹

六经对应脏腑图,六对应腑,六络图_大山谷图库      

3.表里通信:藏象学

把脏腑构成的热机系统,看成一个信号的发生源,血管就是一根通信的电缆。脏腑的任何器官的功能的发挥,就是对血液载体的信号的调制。调制的信号,经过心脏“机械波”,以编码的形式发射出去,每次喷射,就是一次“能量码”的输出。它是数字意义的,心脏的腔体既是“编码器”,也是“发射器”,采用“调频”的方式发射。在体表进行“解调”。解调的信号,就包含了“调制脏器”的信号。这就构成了“藏象”的通信原理。

藏象包含了:生理、心理、生长、人格、职业的特性,这源于上述信号对热机的调谐:心身调谐。

image.png

中国的藏象学,植根于人体“通信”,而建立的唯象学发现,是西方心理学(口语报告、内省)、医学影像等所不具备的另外一套人体“热能”通信的体系。中医“调气”的根源,就是“人体热机”运行的“流畅”与否?《黄帝内经》、《脉经》、《伤寒》、《脾胃》,是信息科学意义的、是热力学意义的、《易经》、《中庸》则是“环境几何学”、情绪力学与社会心理学意义的。他们是“数理科学”,而在当代断代而处于低谷。

中医学对人体的理解、它的理论,是“热力学”意义的,是“生物能学意义的”。

把热力学、热机力学、信息力学、生物物理、生物能学等的合体,已经成为可能。心理-生物,走向统一性理论的道路,已经局部领域实现。

精神因果律

科学网—心理学与生物学的统一性:因果律的种类? - 高闯的博文

认知-神经表征方程组

科学网—心物统一性机制的桥梁:动作电位连接的模拟机制与数字机制 - 高闯的博文

科学网—心理学与生物学的统一性:力学逻辑 - 高闯的博文

这些人的方程组的建立,在心身这个环节打通后,意味着“心”到“身”的关系,也走向了合体。心理学-生物学在人的“认知控制”的“系统关系”,开始由“断链”,走向了“数理联通”。

中医中的环境、情志、脏器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在现代科学中,显示它背后的“数理含义”。人体机械热机,促发的不是心身关系的连接性问题,它促发了中西医植根的生物学原理的对接、促发心理学、生物学两级信号的对接。

五行相生相克设计图__医疗保健_生活百科_设计图库_昵图网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8362-1500020.html

上一篇:哪几个现代理论会成为岐黄医学理论根基?——物理化学与生物化学
下一篇:西方心理学统一后转向何处?
收藏 IP: 117.152.203.*|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5 0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