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的金锄头”是个网络梗,说的是两个农夫畅想国王的奢华生活,一个揣测国王每天吃白面馍吃到撑,另一个则想象国王下地用金锄头。该梗用来调侃想象力匮乏,常出现在文学创作的领域,当人们在文化作品中看到“金锄头”桥段,观者还会用“禁止穷人写爽文”等来揶揄编剧或作者。
在我看来,“国王的金锄头”指的是缺乏超越性的想象力。缺乏超越性,指想象结果就算是出人意料,但又在意料之内。比如“金锄头”和曹雪芹的“茄鲞”并没有实质区别,前者蹩脚一些,后者丰满一些,但两者都缺乏超越性,它们终究都是可以经验、可以想象的。简言之,缺乏超越性,都是在既有认识装置内的创作。
注:茄鲞(xiang)被誉为《红楼梦》最奢靡的一道菜品,现实生活中,不少美食博主都复现过。
(联系我以前的作品,“金锄头”是学术中的低水平重复,“茄鲞”是学术中的特设性修改,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创新)
---------
神话故事,是一个文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成果。专业学者认为“古代神话是一个民族思想的开端、精神的体现、信仰的呈现”,同时指出“神话像一个甩不掉的民族文化的幽灵”。如果粗略回想一下,就会发现,中国神话不具有超越性的内容。《西游记》里的天庭与人间朝廷大致应,至少折射了创作者时代的人们对社会秩序的理解;《宝莲灯》里的沉香救母,我们可以看出来,中国神明有明显的人性化特征;而“阎王好过,小鬼难缠”等生活俗语,表明了神明世界一样通行人情世故,侧面反应了人们对社会经验的解释。
总的来说,中国神话是对人间生活的摹写,和“金锄头”“茄鲞”一样,并不具备超越性的想象力。神话与哲学有着紧密联系,中国神话当然与中国哲学有着紧密联系。中国哲学不管道家还是儒家,都强调“天人合一”,其中“天”就是“道”,“道”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外在超越的宇宙本体,而是和人息息相通因而可以内化于心的东西,内化于心的“道”就是“德”。总的来说,中国哲学强调人的自我内修成圣,而不是向外探索来增长认识能力。所以,中国神话就是对人间生活的摹写,它既没发端宗教,也没有理性和经验发近代科学。就像冯友兰的话:中国固有的文化理想即不需要宗教,也不需要科学。
---------
最近几天刚好圣诞节,属基督教传统,实际上,希腊哲学在基督教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腊哲学的传统是“天人相分”,在前苏格拉底时期,那时的人们就区分人与自然,并开始探讨自然的“始基”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想办法解释和说明世界的起源和变化。这里有两个重要想法:1.人与自然相区分,2.追问万物之源的想法,它们都被基督教吸收。吸收的结果,就是基督教能够设想一个外在超越、全知全能全善的人格化的“上帝”。(超越性体现在“全全全”)。
---------
现在想想,探究自然的“始基”问题,就是探究自然界的“本质”问题,必然需要借助经验和理性对外在自然或本体进行研究,这无疑就是和科学精神保持一致的。由于中国哲学的缘故,古代社会对“始基”的解释也就停留在盘古创世,女娲补天,共工开天辟地的初级阶段(各个文明都有一套)。随后,再过渡到用玉皇大帝等等来摹写人间。由于是摹写,是创作者用来借物言志的,当我们明知是创作的结果,那么,就永远不会考虑“玉皇大帝存在嘛”等等超越性的问题。
-------
基督教吸收了希腊哲学的想法,尽管我们嗤笑西方人探究“上帝存在”的证明,觉得他们很傻瓜。但如果我们真的看过,我想你一定会认为这些工作对人类逻辑、理性,乃至科学的发展都有极大助力。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阿奎那的目的论证明:如果我们认为宇宙存在一种严密的秩序,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目的,就像钟表一样精密运转,那么,宇宙也应该有它的设计师或者制造者。简单来说,如果万事万物皆存在因果的链条,那么推动的第一因又是什么呢?真正了解后,你会发现这些“上帝存在”的证明,真的很深邃,而且是建立在逻辑和理性的基础上,想想看,由于宗教作用,鼓励人们探究这类问题(高等教育和大学的产生离不开基督教),这些活动切切实实推动了人类整体思辨和认识世界能力的发展。
-------
(此外,由于“超越性”的存在,还导致其他诸多有益人类的结果。比如,相信的人们,就绝不可能承认任何一个凡人宣称自己有“天命”是“天子”,同时,解释竞争也导致“民主自由”等等的出现,这里就不多说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李博闻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5429-146614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