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罪”的声音究竟是什么样的?
从口音刻板印象中,人们对社会群体进行标识和刻板化认知,而这种现象甚至延伸到对犯罪嫌疑人的判断。一项关于”语音识别身份程序”的研究表明,人们基于口音对行为或价值观的假设,也同时会影响他们对一个人是否可能犯罪的判断。研究发现,赋予较高社会地位的口音被认为犯罪的可能性较低。如果这些偏见在现实生活中的语音识别或其他司法系统中反复出现,将可能对被告的公平审判产生负面影响。然而,研究也发现,与特定犯罪或模糊行为相关的口音会引发一些积极的假设,而某些高地位口音也会引发一些负面假设。
声音透露的身份信息
你的说话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你的身份,但人们对这些信息的解读未必准确。虽然没有任何一种口音优于其他口音,但人们常常借助口音这一标识来界定社会群体并进行刻板印象的归类。在司法系统中,这些口音刻板印象可能会影响对罪责的判断,从而导致歧视。为了探讨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在“改进语音识别程序”项目中测试了英国境内十种不同口音如何影响参与者对行为以及社会特质的判断。结果发现,被视为低社会地位的口音,更容易让人联想到犯罪行为。
“我们发现,感知到的社会地位与犯罪可能性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剑桥大学的Alice Paver表示,她是这项发表在 Frontiers in Communication(IF:1.5 | CiteScore:3.3)上的研究的主要作者。“这种联系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人们对说话者是否值得信赖、友善或诚实的评价。这表明,通过口音所判断出来的社会阶层,对英国听众预期行为的判断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而这可能会对刑事司法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原文链接👇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communication/articles/10.3389/fcomm.2024.1462013/ full?utm_source=kexuewang&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KXW0307&utm_campaign=artpromchn |
“反社会”的口音?
Paver 与她的同事——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 David Wright 博士、Natalie Braber 教授和 Nikolas Pautz 博士——从英国各地招募了 180 名参与者,并将其随机分配到两项调查中。第一项调查要求参与者根据 10 种社会特质对声音进行评分,而第二项调查则要求参与者评估这些声音表现出 10 种行为的可能性——其中 5 种是犯罪行为,另外 5 种是道德行为,例如为骚扰受害者辩护或对伴侣不忠。
图自:网络。
研究人员从 10 种口音的男性英语录音中制作了 30 秒的音频片段,这些口音包括贝尔法斯特、伯明翰、布拉德福德、布里斯托尔、卡迪夫、格拉斯哥、利物浦、伦敦、纽卡斯尔和标准南部英国英语(SSBE)。为了减少外部影响,研究者对姓名进行了屏蔽,并对播放速度、音调和语速等参数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所有录音样本均经过语音学专家审查,确保其准确反映出大多数使用这些口音的说话者的特点。
随后,研究人员分析了参与者的回答,寻找其中的规律。最终发现了两个主要的特质群,分别命名为“团结性”(如善良)和“地位”(如财富),以及两个较小的特质群,分别标记为“自信”和“工人阶级”。其中,“工人阶级”群体在特质上与“地位”群体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趋势。标准南部英国英语(SSBE)在“地位”特质和“自信”特质上评分最高,而在“工人阶级”特质上则得分最低。
犯罪行为与口音的关联
除“性侵犯”外的所有犯罪行为均归为一类。从数据上看,口音被评定“地位”越高,其与犯罪行为的关联评分越低。性侵犯与与其他不完全等同于违法行为的负面行为归为一类,因此作者将这些行为标记为“道德不良”。伦敦和利物浦的口音者更容易被认为可能表现出道德不良行为,而格拉斯哥和贝尔法斯特的口音者则被认为不太可能表现出这些行为。
图自:网络。
然而,尽管参与者可能会根据口音假设某人不太可能犯罪,但这种假设并不一定意味着会有积极或利他行为。例如,与利物浦口音者不同,标准南部英国英语(SSBE)口音者被认为不太可能为骚扰受害者辩护。
“我们并没有发现声音听起来是否犯罪与声音听起来是否善良或可信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Paver说。“相反,声音听起来是否犯罪与声音听起来是否工人阶级之间存在更重要的关联。”
此外,尽管标准南部英国英语被认为总体上与大多数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较低相关,但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性侵犯,这可能表明,与其他类型的犯罪不同,性侵犯者的形象已经脱离了与传统上将其与工人阶级男性相联系的假设。
未来的研究方向
作者强调,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包括更多样的声音样本(特别是女性声音)的考察,以及探讨口音强度对判断的影响,以期更全面地了解口音偏见。此外,他们无法排除一些未能控制的声音特质对参与者判断产生的潜在影响。
“团队目前正在起草一套改进语音识别程序的实施指南,”Paver说。“我们支持在正式使用前对语音材料进行偏见预检。同时,我们也希望在司法系统中任何涉及语音证据的场合,相关人士都能被警示,避免让基于声音或口音的偏见影响决策。毕竟,这些刻板印象可能会对现实生活中的法律后果产生重大影响。”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