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UTADA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TADAC

博文

2025 SEM 结构方程模型期刊最新要求(17)

已有 87 次阅读 2025-7-3 11:54 |个人分类:结构方程模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17. 投稿文章后,收到审查意见有:缺乏贡献或贡献不足时,该如何处理?

答: 理论是概念(concept)们和他们之间关系的叙述,用来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和发生的过程,因此,理论上的贡献是增加我们对于概念们和他们之间关系的了解(知识)。一篇好的管理(期刊)文章是要能对知识有重要贡献,在典型的管理(期刊)文章一般都会期待有清楚的讨论理论上的贡献,接着讨论研究和实务上的意涵(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Implication for practice是经过确认而需要说明实务上的问题;Implication for research是经过确认而未来需要调查的现象。 

Ladik and Stewart (2008)对于一篇具有创新(Innovation)的文章,提供不同的贡献程度(1最少– 8最多),如下:

1) Straight replication直接复制(先前的研究)

2)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复制和延伸

3) Extension of a new theory/method in a new area延伸新的理论/将方法运用到新领域

4) Integrative review (e.g., meta-analysis) 整合性观点(例如:汇总分析)

5) Develop a new theory to explain an old phenomenon -compete one theory against another - classic theory testing发展新理论以解释旧现象

6) Identification of a new phenomenon确认新的现象

7) Develop a grand synthesis - integration发展大的融合,也就是整合

8) Develop a new theory that predicts a new phenomenon发展新理论以预测新的现象

大部份的研究贡献度都落在项目2-5,贡献度项目6-8的研究相对较少,也较不容易完成和发表。 

当研究者完成一篇论文时,若是未能写出贡献而被拒绝刊登是很可惜的一件事。研究者不能寄望审查者会自己找出贡献,而是要清楚的写出文章的贡献,可能在理论、方法或文本上的贡献。就理论的贡献而言,理论的贡献(theoretical contribution)包含:(1) Originality or Novelty,(2) Utility。关于理论上的贡献,一般需要呈现出原生性的(Originality)和效用(Utility),理论贡献的原生性或新奇性与理论的意涵(theoretical implication)息息相关。理论的意涵(theoretical implication)是基于理论的延伸,是理论贡献中必要且合理的一部份。换句话说,理论的贡献基于存在理论上,理论的意涵也就理所当然成为理论贡献的一部份。理论的意涵又常与科学上的有用相关,科学上的有用是理论贡献的最重要部份,所以需要呈现出实务上的效用(Utility)。 

具体的贡献可以写在Abstract、Introduction、discuss、conclusion、implication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例如,在Introduction中探讨某A影响B的重要性时,许多文章都会叙述过去的研究很少探讨A影响B (研究缺口),却未讨论A影响B对哪些人是重要(Ladik and Stewart, 2008),也未讨论A影响B对于知识(理论上)的贡献。在投稿前,务必再次确认已经清楚的写出文章的贡献。 

请参考:

  • Ladik, D. M., and Stewart, D. W. 2008. "The contribution continuum,"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36:2), pp. 157-165.

  • Ågerfalk, P. J. 2014. "Insufficient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a conclusive rationale for reje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23:6),

    pp. 593-599. (Editoria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44471-1492149.html

上一篇:2025 SEM 结构方程模型期刊最新要求(16)
收藏 IP: 61.65.1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5 1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