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点小看法。
学术自信还是很难培养的,一是时不时看到有同行发表牛文,难免容易自我贬低,为什么我发不了,或者为什么我的这个方向这么费劲。时间长了,难免对自己的科研丧失信心和兴趣,因为发的文章小或者档次低,很难被人认可,学校、学院和学生可能也有看法。
第二,如果老是重复自己的工作,没有创新,难免会贬低自己;不重复,不断往前走,难免很累,也很辛苦。学生不行,平台不行,就感觉干不下去。
以上两点,是学术不自信或者躺平的主要原因。
怎么克服这个问题,
第一是和同行比,不要和不同方向比,让自己小同行让人认可还是挺重要。方向性问题,发不了或者很难发大文章,其实也正常。例如计算、物理、化学、工程和应用方向。不可能新材料例如石墨烯、钙钛矿好发,就临时转行。
第二,学校、学院和学生的评价,还需要自己多宣传,多报告,理解万岁。
第三,坚持往前走,日日新,只要自己在做,在前进,总有突破的时候。这不是为了别人看法,是为了突破自己,只要每天自己比昨天进步就行,天天重复自己的工作也无聊,要找到科研的乐趣。
第四,接受平庸,也许就是这个水平和能力,要相信努力和付出会有收获。一流科学家都是少数,二流科学家和三流也行。都有贡献,不管贡献多少。有钱烧钱和多招学生,没钱烧自己的大脑。方法总比困难多。
第五,科研都有品味,自己认可自己的品味就行。
说白了,搞科研是个挺自我的事情。
乱七八糟,吐槽一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