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ji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jian

博文

亲人们的抗战:(1)忠魂铸脊梁——开国大校吕琛的烽火征程

已有 764 次阅读 2025-8-18 12:01 |个人分类:人物|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忠魂铸脊梁——开国大校吕琛的烽火征程

(本文由 DEEPSEEK 创作, 材料来自网络和我提供,经过少许修改)

(一)血铸冀南:从农家子到抗日尖刀

吕琛 (我母亲的舅舅),生于河北赵县乡官村的农家。卢沟桥的炮火撕裂神州,1937年9月,他毅然投身赵藳栾抗日义勇军。次年2月,部队融入八路军东进纵队的铁流,他从此踏上了一条浸透鲜血与忠诚的道路,档案中记载 着吕琛以“负伤—伤愈—再战—负伤”为循环的钢铁履历,这正是革命军人百折不挠、铁骨铮铮的生动写照。历任冀南军区团长、军分区参谋长。至1942年,他已肩负起冀南五分区基干团(原27团)团长的重任,即将迎来军旅生涯中最为惨烈的一役。

(二)任角血战:铁肩担道义,碧血护苍生

1942年5月21日,黎明未至,日军数万重兵对冀南根据地发动了残酷的“铁壁合围”。吕琛与政委查茂德临危受命,率部掩护近千名乡亲沿交通沟紧急撤离。行至任角村,突遭日军步骑精锐合围,情势万分危急!四面受敌,退无可退。吕琛指挥若定,依托交通沟死守阵地,连续击退日军五六次疯狂冲锋,毙伤敌寇数百人。鏖战至黄昏,弹尽粮绝。勇士们怒吼着跃出沟壕,与凶残的敌人展开惨烈的白刃搏杀!此役,基干团伤亡巨大,政治部主任张俊峰等众多优秀指战员壮烈捐躯。吕琛身负重伤,仍以惊人毅力,同 红军出身的政委 查茂德 率领少数战士浴血拼杀,硬是撕开一道血路,为乡亲们的生还赢得一线生机。战后,悲痛的当地百姓含泪筑起一公里长的“烈士岗”,这血染的土地,正是今日武邑县“五二一烈士陵园”不朽丰碑的根基。

(三)剑指太岳:铁骨战南北,丹心照汗青

抗战胜利的烽烟未散,吕琛又随刘邓大军(二野)转战解放战场,任二纵团长。上党战役、羊山集战役,都留下了他征战的足迹。在徐向前元帅指挥下,他担任旅长,率部参与了决定晋南命运的临汾攻坚战(1948年3—5月)。面对坚城,我军运用坑道爆破战术,苦战72昼夜,最终全歼守敌2.5万余人,彻底拔除国民党在晋南的最后堡垒,为进军晋中、解放全华北奠定了胜局。

(四)魂驻燕赵:功深不言禄,忠魂永驻守

山河焕新,吕琛功成不居。他历任河北公安师首任参谋长,唐山军分区、邢台军分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0年代,他赴南京军事学院深造,系统总结半生烽火经验,晋升大校,将热血凝结为治军智慧。1965年,因多年征战积累的伤病,他离职休养于石家庄干休所,直至九十余岁高龄辞世。从冀南青纱帐里的农家子弟,到南京军事讲堂上的开国大校,他从未夸耀自己的赫赫战功。他的一生,就是“为了人民解放、国家独立,不惜流血牺牲”革命精神的壮丽实践。巍然矗立于任角村头的纪念塔,那铭刻的不仅是历史,更似他不灭的忠魂,永远深情地守护着这片曾被他和战友们热血浇灌的挚爱土地。

诗歌烘托:

《咏吕琛将军》烽火起卢沟, 农家执干戈。血沃青纱帐, 剑寒滏阳河。任角交通堑, 孤军挽逝波。刃卷倭寇胆, 躯裂护民疴。太岳攻坚垒, 临汾破铁锁。伤疤叠战史, 忠义铸山河。功高隐星鬓, 德厚润黍禾。巍巍纪念塔, 忠魂绕故坡。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33666-1498137.html

上一篇:做科研不能只为了文章,可是没有文章行不行?
下一篇:亲人们的抗战 (2):烽火兄弟:冀南英烈李汉英与胞弟-李梅芳
收藏 IP: 124.16.149.*| 热度|

2 杨正瓴 王涛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1 0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